本篇文章1401字,读完约4分钟

1217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露天垃圾燃烧产生的烟雾使人无法说话,如果不小心掉落可能会致命的“垃圾沼泽”,媒体曝光后仍有垃圾从其他地方流入...央视《经济半小时》最近聚焦于一些地方上演的“垃圾圈地”现象。令人震惊的景象和无人负责多头管理的严峻现实,凸显了这些地方垃圾处理和农村生活环境管理的困难,暴露了当前农村振兴的短板。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农村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把“农村美”与“强农”、“富农”并列为全面振兴农村的三大目标。他们强调“绿色发展引领农村振兴”,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的新格局,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极端重要性。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以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农村面貌为主要方向,加快完成优秀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认真对待“垃圾围场”,而且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免阻碍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农村垃圾处理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垃圾村”的出现,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能力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投入、甚至是缺乏法治观念和责任感的违法乱纪者在这些地方非法安排和倾倒垃圾所造成的垃圾产量的迅速增加有关。然而,无论有多少“客观因素”和“实际困难”,都不应该有“等待依赖”的懒散政治心态。项目中的一些部门负责人不应该表现出“放任自流”的态度。人们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只关注经济数字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缺乏眼前利益的长期计划”的老路。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当群众抱怨时,他们挖一个坑,然后随便埋起来,当垃圾变成一座山时,他们就放火烧起来。这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表明,“垃圾还村”首先是一个威胁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缺乏分类处理,许多可制成肥料或循环利用的废物被“丢弃”,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而且威胁到当地水土资源的安全,增加了生态负担。这表明,这仍然是一个涉及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否引导农村群众树立与时俱进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与社会各方面力量合作,将充分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与当地政府在项目中的言行相比,我们也看到了其他地方政府的努力和成功经验。在一些地方,政府购买服务,依靠擅长垃圾分类的清洁公司建立垃圾回收中心,通过市场运作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在一些地方,采用了“农民初级分类+乡村清洁工二级分类”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农村垃圾的数量。其他地方通过建立“红黑名单”、“曝光站”等奖惩机制,迫使村民自我管理、互相监督,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这些措施证明了一个真理:方法总是比困难更难。只要地方各级政府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就能完全找到各种符合自身实际的收集、运输和处置方式。

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空空气中是否有臭味,村长是否乱扔垃圾,生态环境是好是坏,每个人都可以凭个人直觉感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农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责任,以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为出发点,把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促进老百姓财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实现绿水青山的承诺。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不要让“垃圾围村”成为农村振兴的短板

地址:http://www.02b8.com/yjdcj/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