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4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昨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问一季度大势——权威人士谈中国当前经济》的文章。这是自去年5月20日和今年1月4日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就经济发展问题发言。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一萍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敏。两位学者认为,权威采访已经释放了第一季度的经济信号,我们应该主动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方结构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去杠杆化。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后退”表示“前进”:

经济运行不能是U形和V形,而是L形

“中国的经济运行不能是U型的,更不能是V型的,而是L型的。这个L形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为此,我们必须将它内化在我们的心中,并在我们的行动中外化它。当一些经济指标回升时,不要高兴;当一些经济指标下降时,不要惊慌。”当局表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化。新常态下,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越快分化越好。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推进供应领域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胡敏说,虽然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经济运行中暴露出许多潜在风险,但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长期没有改变,经济弹性良好,潜力充足,回旋余地大。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进趋势没有改变。仍需集中精力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要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质量。胡敏认为,部分经济指标从1月至4月出现反弹,反映了以往政策的效果,但信贷过快增长也将产生新的矛盾。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以平衡的方式来决定和选择,以防止仓促推进。正如权威人士所说,“当一些经济指标回升时,不要高兴;当一些经济指标下降时,不要惊慌。”李一萍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只有调整结构,才能更好地发展。结构调整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原因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积极选择,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政策“避免意外”:

稳定预期的关键是稳定政策,不能动摇

近年来,经济发展前景不太稳定,乐观与悲观并存。《人民日报》记者问权威人士,“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当局表示,稳定预期的关键是稳定政策,不能动摇政策。要善于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明确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减少对空的误读,及时纠正错误,避免惊讶和诧异,避免“夜郎自大”。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李一萍说,权威人士指出,“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定预期的关键”,即如何将发展信心转化为发展动力。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清经济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和调整发展思路。我们的眼睛不能停留在具体的工作层面,但我们也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在原则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胡敏认为,政策的大幅波动将影响下一步的预期,因此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以稳定增长,巩固实体经济的基础,并努力培育新的增长势头。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三次强调“去杠杆化”: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高杠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高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当局三次提到去杠杆化问题。“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高风险。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毁掉普通人的储蓄。用杠杆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有关部门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去杠杆化。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胡敏认为,中国整体负债率的过度增长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过高,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会推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社会成本,增加社会通货膨胀的预期,不能掉以轻心。他建议将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引导社会投资拉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生产率,有效扭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同时,要努力化解高杠杆风险,防范局部和交叉金融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专家解读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退一步是为进两步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