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95字,读完约10分钟

旗袍被国内外许多服装专家视为“中国民族服装”,而相隔一水之隔的日本热衷于将中国定义为“包子和旗袍”。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满洲侵略的象征,并对此深恶痛绝。本文将从旗袍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向你展示旗袍在现代人心中的位置。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最早的旗袍——晚明边防部队的服装

与某些人的想象不同,旗袍在最初阶段完全是汉族人的服饰。然而,与儒生所穿的“宽袍大袖”相比,早期的“旗袍”具有更多的“劣等”特征。

众所周知,由于生产方式的原因,杂工、仆人和工匠不能穿上士喜欢的儒家服装。对于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士兵来说尤其如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武陵就提出了“穿胡服骑射”,要求贵族阶层带头穿胡服,以方便作战。明朝的军事政策也被称为“吝啬”,许多士兵生活贫困。对他们来说,有一套战斗服是一件幸事,他们根本不想变漂亮。因此,这一阶段的“旗袍”是很难看的,这与清军在影视剧中穿的“第一号衣服”是一样的,或者说这种难看的衣服是明军八旗的产物。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可以发现明朝边防军的服装和满族的没有太大的不同]

难怪后来的儒家士大夫对“傅毅”如此抵触。政权更迭并不重要。外国人进入中原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要求他们穿上上下层阶级的衣服,这对他们来说确实很难,更不用说要系上“钱鼠尾”了。

清代旗袍的改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旗人逐渐适应了中原的气候环境和相对丰富的物质条件。这种适应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即旗手的服装发生了变化,简单的目的是御寒、骑射、制作等。已经变成了美丽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女装。

自清代中后期以来,旗民的女装开始吸收汉族的文化元素,女衫开始进入历史舞台。当时,满洲里吸收了大量汉族伦理道德,逐渐开始儒家化。在早期打开的外套在这个阶段不再适合旗手。毕竟,那时候露出腿是非常不道德的。衬衫的作用是当女人穿外套时盖住她的身体。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与传统的满族制服相比,这种衬衫有更多的汉服元素,其特点是更宽和右手。根据袖口的不同,衬衫可以分为舒适袖衬衫和袖子。袖宽松衫和袖拉衫的区别在于袖拉衫的宽袖口和短袖口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而袖宽松衫只有一层袖口。此外,袖拉衬衫在领口、袖口、开襟和下摆都有剪裁,而舒适的衬衫只在领口、袖口和开襟的边缘有剪裁,而在下摆没有。袖衫通常是折叠的,当袖口的缝线被去掉时,可以作为舒适的衬衫使用。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袖口有明显的双袖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爱美的天性进一步释放。尽管衬衫仍被用作内衣,但它们的风格也适用于外套。这种外套是民国旗袍的雏形。

这种衣服和有袖子的衬衫很相似。许多学者认为衣服是袖子衬衫的直接“后代”。与她们自己的“前辈”相比,这些衣服更具装饰性,在打着横幅的妇女中很有代表性。长袍的直接形状是“立领”,右边是一条大裙子。身体非常直且肥胖,左右两边一直到腋窝。腋下有一个用涤纶带和刺绣花边装饰的“如意云头”,袖子是直的,大部分是袖子。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民国初年的变化

1911年,当腐朽的满清政权崩溃时,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北京,开始颁布“服务制度”。他们规定了以下服装:男士服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号服装,另一种是长裙。前者是我们所说的西装,分为白天和黑夜;后者是传统的长袍和外套,都是黑色的。女装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在民国初年,大多数妇女仍然穿传统服装。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然而,旧制度的终结最终蔓延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旗手妇女深恐清算,开始放弃传统的浮夸装饰,追求简单的服装。这在贵族中尤为明显,因为长袍不再以复杂的装饰和图案特征反映他们的阶级地位,摆脱了相似造型元素的叠加技术,整体风格变得简单多了。刺绣已经大大减少,一个非常好的线设置和滚动过程已经变得流行。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红花丝绸旗袍,民国初年非常流行]

五四运动后的旗袍

1919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运动在北平爆发。这场运动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想,人们的衣着也随之改变。作为一种民族服装,传统旗袍被学生们重新符号化。旗袍的转型中心逐渐从北平转移到了更加开放和西化的上海。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当时,上海经历了70年的中西融合,不再是一个小县城。按人口比例来看,它的外来移民数量比今天的上海还多,而且他们还带来了自己的文化风格。传统和进步,中国和西方在这里交融。旗袍在这个阶段也吸收了很多现代元素,并开始进一步改造。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20世纪20年代漫画家丁伟写的《上海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些进步学生一直认为旗袍是落后和过时的象征。然而,事实上,在民国时期,旗袍长期以来都是妇女争取权利的象征,因为在真正保守的人眼里,“长袍”是男装,穿男装的女人被视为“越轨”。在上海海滩上,女人们穿着旗袍作为一种固定的套装并适应它,这是女性权利的象征。最后,《旗袍思想史》指出了这一点,并感叹道: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女装,原来是男人的服装(明末边防部队和满洲男人)。女孩戴着它是为了争取权利和自由。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随着观念的进一步开放,许多旗袍商人“脱去”旗袍的两袖,换上了“背心式旗袍”。它不是作为一件单独的外套存在的,而是穿在一件短外套的外面,看起来像清朝的长袍和背心的组合。然而,在民国时期,尤其是在上海,大多数穿成这样的人都是女性。张爱玲的小说《更衣》记载:“1921年,女人穿上长袍。”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20世纪20年代的背心旗袍,这种光着膀子的服装,在满族是不可想象的]

这件马甲旗袍已经很久没有流行了。已经被深深西化的上海,也继承了西方人的特点——时装来得快,来得快。此时恰逢俄罗斯内战,大批白俄罗斯贵族涌入上海避难。上海的设计师向俄罗斯人“学习”,他们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很快,旗袍又得到了改进,去掉了里面的短外套,将两袖“放回”,这无疑降低了旗袍的穿着档次,符合20世纪20年代追求简约的女性的审美特征。与此同时,受俄罗斯风格的影响,旗袍上开始出现大量西方服饰特有的对称几何、花卉和藤蔓,袖口也加入了浓厚俄罗斯风格的皮草装饰。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倒袖旗袍]

北伐后的旗袍

1927年后,北伐战争结束,短暂的内部斗争使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被许多现代历史学家称为“黄金十年”,也是旗袍迅速发展的十年。西方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文化出版业的繁荣和艺术造诣的提高,使旗袍正式进入了“黄金时代”。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一些女演员穿旗袍,这使得中国旗袍进入世界舞台。几乎每一部电影《姐妹花》、《一江东流》、《新女人》、《玉光曲》都引领了旗袍行业的革命,阮玉玲、蝴蝶、、王都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女神。

[今天,人们对“民国范”女孩的印象也来源于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上海的精英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来自广东的资产阶级人口逐渐被来自江苏、浙江,尤其是宁波的人所取代。宁波人自称“丰帮”,率先将西式裁剪技术引入旗袍,深受时尚女孩的追捧。上海人叫它“红帮裁缝”。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这些红色裁缝敏锐地意识到西方美学已经逐渐流行,人们越来越追求苗条的身材。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旗袍的腰围,用大量的“银丹石林”染料代替传统染料,使旗袍看起来高贵典雅。这一时期旗袍的演变分为几个小阶段,这也与国内经济形势和西方审美的变化密切相关。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迷你裙时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损失惨重,尤其是男性人口急剧下降,迫使资本家雇佣大量女工。随着妇女工作权利的保护,女孩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美丽,不再受宗法社会习俗的束缚。以时尚和前卫著称的巴黎,女孩们开始穿迷你裙;在享有“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设计师们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西方时尚,他们选择将旗袍的长度缩短到膝盖的位置。这件旗袍被称为“齐膝旗袍”,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女孩子们都以穿齐膝旗袍为荣。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齐膝旗袍]

与此同时,“废除紧身胸衣”的趋势正在迅速蔓延。女性呼吁脱掉传统的背心和肚兜,改用西方人使用的胸罩。旗袍也受此影响,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强调女性的“曲线美”。

当然,哪里有进步主义,哪里就有保守主义,这对孪生姐妹注定要相伴相随。穿及膝旗袍的女孩经常从事表演艺术,或者追求西方化的学生;相对保守的家庭主妇,尤其是传统学者家庭的女性,仍然穿着宽大的旗袍。然而,随着趋势的发展,他们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复古连衣裙和清一色的旗袍

自1932年以来,西方保守势力开始反弹,女孩们也开始穿复古服装(当然,她们也喜欢这样)。上海海滩的设计师们自然不会放弃保守女性的市场,于是“扫地旗袍”应运而生。这种款式的旗袍下摆很长,最短的在小腿上,最长的可以拖在地上,因此得名“扫式旗袍”。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1932年后流行的清一色旗袍]

这件旗袍保留了两边开衩的设计,让主人在静止的时候遮住自己纤细的双腿,很好地体现了东亚人“在吉他后面还藏着半张脸不让我们看到”的审美和个性特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旗袍

七七事变后,全国进入抗日战争。在战争时期,女人要么像男人一样走在前线,要么留下来管理家庭。毫无疑问,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扫地旗袍”不再适合这种环境。毕竟,行军和家务都需要简单而干练的服装。而这时,受战争影响,布的价格也上涨了,出于节约的目的,许多设计师开始考虑改变款式。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聪明的红帮裁缝用西式裁剪的方法去除传统旗袍的多余部分,使其更接近西式美学,更适合当时的环境。这种“西式旗袍”显然更“节省结构”,将原本扁平的形状变成立体的,注重塑造女性的胸部、腰部和臀部。袖式剪裁也摒弃了传统的肩袖剪裁方式,采用针绣工艺去除腋下多余部分。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改良旗袍]

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照片基本上就是这种改良版的旗袍。旗袍从晚明的边军服饰到清代的满汉结合,再到民国的不断完善;从追求方便的“劣质服装”到上层阶级的品牌,都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中华民国本身的剧变也带来了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旗袍变革。在某种程度上,旗袍本身就是民国浪漫生活的缩影。

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从下等人象征到民族象征,看旗袍如何逆袭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