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0字,读完约4分钟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COVID-19的肺炎疫情时,一些无法无天的分子却在“忙碌”。他们利用这一点,冒充中国大使馆或面具供应商,在社交媒体上编造各种骗局,并吸引许多海外华人“入坑”,这令人愤怒!


小乔总结了三个新骗局,请睁大你的眼睛!不要让罪犯得逞!


骗局1:以大使馆、中国公安或移民管理部门的名义获取出入境信息


根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近日发布的消息,一些在新西兰的中国公民向大使馆举报,一些不法分子以防控COVID-19肺炎疫情为由,伪造大使馆和国内公安、移民部门的名义进行电信诈骗,并需要查询个人出入境记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网站截图


接到这样一个电话的网民说,电话里首先出现的是一个智能语音客服,说因为疫情,有必要检查一下网民的出入境信息。根据语音提示,最终将转入人工服务。此时,欺诈者会根据网民提供的智能语音询问他们的出入境记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欺诈案件。


同时,据了解,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安机关的名称,理由是他们需要转移个人国际快递包裹。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郑重提醒:


1.使馆不会通过电话通知新同胞有私人包裹、信件或国内案件需要处理,也不会在通话过程中将电话转给第三方。


2.使馆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支付相关费用,也不会通过电话向任何人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


3.当你通过电话收到陌生人提供的“涉嫌走私、洗钱、诈骗”、“交通事故”、“绑架儿童”、“亲属意外死亡”等信息时,要保持冷静,然后通过可信的渠道核实情况后再进行处理。记住不要在通话中透露重要的个人信息。

骗局2:以购买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的名义骗取网民的钱


据中国驻土耳其和韩国大使馆称,最近,两国大使馆收到了许多通过购买口罩和医用防护服骗取中国公民钱财的案件。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网站截图


据报道,此类案件中的诈骗者利用一些急需口罩或医用材料的网民的心理,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摊贩”,骗取网民的钱财:


有些人在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确认货物来源,甚至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支付定金或全额付款;


有些人充当中间人,撮合供应商和买家,从中获利,但由于供应链中的问题,他们陷入了违约;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等传播虚假来源信息。,欺骗对方付款,然后销户;


其他人故意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网站截图

据受害者回忆,这些“摊贩”声称能够购买大量医用防护服或口罩,并通过微信图片向受害者发送某公司的产品信息和说明,以获得信任,然后为受害者提供指定账户赚钱。此后,货物因各种原因被延误。当受害者提议取消合同时,合同消失得无影无踪...

华侨华人请注意!涉疫情诈骗又出新花样,千万别上当!


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中国大使馆将密切关注案件的调查进展。

大使馆提醒海外华人和企业:


在采购材料时,我们必须通过正式渠道核实和确认企业身份信息和生产销售资质。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我们可以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当地中资企业商会进行核实和确认,以免被欺骗。


骗局3:假装是官方邮件,从网民那里窃取个人信息或金钱


最近,还有一种通过电子邮件窃取网民个人信息的欺诈形式。电子邮件通常来自一些看似官方的组织,如“疾控中心健康警报网”。一旦电子邮件中的链接被打开,网民的个人信息将被窃取。


cyberscout的数据安全专家亚当·莱文说,这实际上是一次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黑客们的首选工具,他们要么从你的电脑上获取软件,要么获取你的信息。


还有一个通过电子邮件诈骗的骗局,这是一种“宣传”,声称来自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这类邮件会要求人们“捐赠”来帮助疾病控制中心找到治愈方法并阻止病毒。看起来正常吗?但事实上,骗子想让你用比特币付款。


遇到这种欺诈手段时,最重要的是找出邮件行间的漏洞:


1.拼写或语法错误通常出现在电子邮件中;


2.不要点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除非你能验证这些链接的真实性。

除了上述欺诈手段外,最近还出现了一些与虚假投资有关的骗局。这种骗局是欺骗人们购买上市公司能够预防、检测或治愈病毒的产品或服务的股票,但实际上是一种虚假投资...


小乔再次提醒,在特殊时期,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要给罪犯机会!如有欺诈行为,您必须尽快报警,并向中国驻外使领馆说明情况,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资料来源:新华网、纽约华侨新闻网、新西兰天威。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等。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华侨华人请注意!涉疫情诈骗又出新花样,千万别上当!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