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根据南美华侨新闻网的综合报道,社会隔离有必要吗?戴面具真的有用吗?医生应该如何判断疑似病例?如何诊断和治疗确诊病例?中药有多有效?在隔离期间,中国如何保证材料?在巴西COVID-19疫情爆发后,巴西官员和人民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关注并总结了中国的经验。
官员:主动向中国“求医”
尽管博萨纳罗总统曾经遵循“美国式”防疫法,但巴西议会、卫生机构和州政府还是主动采取了严格的“中国式”防疫措施,包括隔离和城市封锁。
自COVID-19爆发肺炎以来,中国通过各种渠道与巴西许多官方机构开展了合作。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最近与巴西各界官员就疫情防控问题进行了多次对话,并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国可以根据巴基斯坦的需要提供援助。
3月25日,圣保罗政府举行了一次关于流行病预防和控制的电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圣保罗72个国家的副省长、几位主任和领事代表。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陈培杰应邀介绍了中国的疫情以及两国的合作情况。嵊州的官员赞扬了中国在防疫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巴西的意义,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几个国家的领事表示,他们正在学习中国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3月27日,巴西卫生部也主动“寻求医疗建议”,并组织了一次关于“COVID-19肺炎的中医药治疗”的视频会议,该会议由该国医生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巴西专家就针灸在COVID-19治疗肺炎中的作用咨询了中国专家。
媒体:向公众解释中国的经验
除了官方行动,巴西媒体早些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国。自疫情爆发以来,巴西的许多媒体一直在广播和发表关于中国抗疫经验的报道。
3月30日,巴西知名门户网站uol发布了资深记者贾米尔·查德(jamil chade)的专栏,讨论了中国在两个月的隔离期内是如何确保物资供应的,并总结了政府协调、开放绿色渠道、社会高度数字化和人民信心等关键因素。
巴西的revista época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当这种病毒在巴西和世界各地肆虐时,中国在防疫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本文列举了中国的十项防疫措施,并向读者推荐。
《巴西环球报》还通过采访巴西智库瓦尔加斯基金会(fgv)的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介绍了中国战争流行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巴西电视台还特别放映了中国纪录片《武汉24小时》。该电视台表示,播放这部电影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根据政府的防疫指示采取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和保护健康的必要性,展示疫情如何对社区团体构成挑战,并讲述武汉居民组织恢复城市运作的过程。
民间:中国的巴西人
中国可以从巴西人那里借鉴什么经验?在中国没有一个巴西人经历过这一段特殊的日子。许多在中国的巴西人在巴西媒体或《被采访》上写文章,介绍巴西人与中国人抗击流行病的经验。浙江外国语大学教师Josémedeiros给《巴西邮报》写了一封信,呼吁“躲在家里就是与无情的敌人作战,拯救生命。”经过40多天的国内战争,他又一次走上了杭州的街头,“感受人生的胜利是多么幸福啊!”
joséRenato peneloppi Jr,律师,在武汉居住了九年半。)告诉巴西媒体,中国的主要优势之一是政府的有效沟通。在他看来,中国政府对这种疾病的宣传、预防和控制工作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安抚人心。“在这里,法律和义务携手并进”。
路易斯·恩里克·里贝罗是巴西人,在河南当了七年英语老师。他认为,摆脱危机和防止恐慌蔓延的唯一方法是在隔离期间保持耐心和纪律。
在上海生活了15年的国际顾问罗德里戈·多瓦尔·费雷拉(Rodrigo do val ferreira)认为,中国的高度数字化对控制疫情的蔓延有积极作用。“在中国的超市里,抢购的人并不多,你可以用手机买到一切。这与巴西非常不同。”(龚)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南美侨报网:战疫关键期 “中国经验”成巴西舆论热词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