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4字,读完约4分钟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首次拍摄到了白尾雉这一脆弱物种
白尾雉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被红外相机拍摄(摄于2018年11月21日)。新华社(照片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提供)
晚上,一只白尾雉悠闲地在草地上觅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红外照相机首次捕捉到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部脆弱物种白尾雉活动的珍贵照片。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资源管理科工作人员高格介绍说,为了开展监测工作,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南段约6公里长的山脊上安装了20台红外摄像机。每台红外摄像机相距约300米。这一次,三个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了白尾雉活动的完整图像数据。

白尾雉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被红外相机拍摄(摄于2019年1月3日)。新华社(照片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提供)
“这是首次在保护区南部记录白尾雉的确切分布。这也证明了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宝山段存在白尾雉的有效繁殖种群。”高格说,根据红外摄像机的位置,这次拍摄的四只白尾雉至少属于两个家族。他们的活动包括竹林、岩石海滩和草地。

据高格介绍,白尾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脆弱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栖息在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森林、林缘灌木和草原。

云南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近年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力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先后拍摄了近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珍贵图片,如林麝、黑斑羚、小熊猫等。(记者林碧峰)
简介:原标题: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首次用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一种脆弱的物种——白尾雉(摄于2018年11月21日)。新华社发布(高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首次拍摄到了白尾雉这一脆弱物种
白尾雉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被红外相机拍摄(摄于2018年11月21日)。新华社(照片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提供)
晚上,一只白尾雉悠闲地在草地上觅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红外照相机首次捕捉到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部脆弱物种白尾雉活动的珍贵照片。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资源管理科工作人员高格介绍说,为了开展监测工作,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南段约6公里长的山脊上安装了20台红外摄像机。每台红外摄像机相距约300米。这一次,三个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了白尾雉活动的完整图像数据。

白尾雉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被红外相机拍摄(摄于2019年1月3日)。新华社(照片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保护局提供)
“这是首次在保护区南部记录白尾雉的确切分布。这也证明了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宝山段存在白尾雉的有效繁殖种群。”高格说,根据红外摄像机的位置,这次拍摄的四只白尾雉至少属于两个家族。他们的活动包括竹林、岩石海滩和草地。

据高格介绍,白尾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脆弱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栖息在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森林、林缘灌木和草原。

云南高黎贡山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近年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力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先后拍摄了近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珍贵图片,如林麝、黑斑羚、小熊猫等。(记者林碧峰)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珍稀动物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60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