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3字,读完约8分钟

货币政策将如何在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发挥作用?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有哪些措施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2月7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潘、银监会副主席详细介绍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金融政策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情况。

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总体宏观杠杆率近十个季度保持稳定。结构性去杠杆化的效果显而易见。企业杠杆率一直在下降,比2017年的高点低了5-6个百分点。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增长率也在下降。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潘表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主要国际经济体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少数几个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国家之一。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综合考虑经济增长、杠杆率、通胀预期和汇率等内外平衡的多种因素。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更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研究和判断货币政策,把握好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和稳定杠杆的关系。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对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充满信心

截至2月6日收盘,三大a股指数已连续三天上涨。与此同时,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和措施继续确保流行病期间资本市场的顺利运作。

2月3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均跌破7大关。随着市场情绪的好转,2月5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回到“6”,7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76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7个基点。

潘说,2月3日金融市场的开放,显示了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中国市场的决心,显示了中国政府的自信,也显示了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还预计a股和在岸人民币将大幅调整,然后企稳反弹。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保持稳定,1月份外汇储备稳步增长,对中国股市和外汇市场未来的平稳运行充满信心。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

市场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一季度迅速下滑。有必要增加经济政策的引入吗?

潘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这种流行病与春节不谋而合,春节对旅游、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业产生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建设也会对工业生产和建设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我们判断,疫情可能会干扰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但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将很快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他说,历史上的非典时期干扰了当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第三季度经济迅速反弹。因此,我们相信,疫情缓解后,中国经济将迅速企稳,前期滞后的消费和投资将得到释放,中国经济将实现补偿性复苏。

潘强调,中国经济有很强的弹性和巨大的潜力,长期健康和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不会因为这种短暂的流行病而改变。空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仍然非常充分。

货币政策工具箱足够了

1月1日,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并释放8000亿元长期资金。春节过后,央行共推出了1.7万亿公开市场回购操作,并向市场投放资金。

潘表示,这些措施充分显示了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在成交量增加、价格下降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利率也在下降。2月6日,银行间回购利率和7天期回购利率分别约为1.8和2.3,趋势非常稳定。

潘说,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认真分析和评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仍然是充分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少数几个实施正常化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工具箱非常充足。

他表示,在货币政策方面,下一步是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第三,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定向减RRR、再融资和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比率

2019年,普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3.22%,比2018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疫情会影响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吗?

周亮说,客观地说,疫情对小微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等小微企业。不过,总的来说,总额不会太大。严重的疫区,如湖北省武汉市,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在其他地区,由于春节因素和防控措施的影响,预判不良贷款率将会上升。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不过,周亮表示,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来看,银监会在2019年化解了2.3万亿不良资产,小微企业不良资产的比例相对较小。银行拨备覆盖率已达到180%以上,有足够的资源应对不良上升。

“经济和金融实体经济的关系,从长远来看每个人还是要看的。应该说,这种流行病是暂时的。从中国经济的弹性和回旋余地来看,这种影响很快就会过去,不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太大影响。”周亮说。

有可能推迟新的资产管理条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到2020年底仍难以处置的现有资产处置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021年底。

在今天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潘在回答“新资产管理条例是否会延期、延期时间是否为一年”的问题时表示,央行和银监会正在进行技术评估,有这种可能性。

距离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过渡期结束还有不到11个月的时间,银行应在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理财产品的转型。此前,业内人士认为,在过渡期内很难完成所有理财产品的净值转换。

2月1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回答记者关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提问时表示,根据新资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存量资产管理业务整改工作安全有序完成,如确实难以在2020年底前完成处置,过渡期可适当延长。

从四个方面开始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在这场疫情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在特殊时期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

潘表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小微企业融资仍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任务。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完善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从大的角度来看,应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完善内部资源配置、绩效评估、风险评估、尽职调查和豁免、金融技术等政策支持,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完善信用信息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设。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周亮表示,2020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将从增值、降价、提高质量和扩张四个方面入手。

增量是指单笔信贷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应实现“两个增长”。贷款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增速,贷款余额户数不低于上年。水平;降价是为了努力进一步降低包容性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成本;提高质量就是要努力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更新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这也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点;扩张意味着更多的新贷款应该投资于首次从银行机构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即初始贷款比例应该提高。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周亮说,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增加有效供给,商业银行应分别列出小微企业的信贷计划,并逐层分解其分支机构以压缩其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支持其发挥资本优势,规范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重点支持增加对小微制造企业的投资。引导银行细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形成小微金融市场相互竞争、侧重点不同的格局,促进金融服务的下沉。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在监管评价体系中,设置专项指标加强政策引导,引导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初始贷款和展期贷款,丰富信贷和中长期贷款产品,更好地匹配和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三,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低利率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推动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低利率融资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引导中小银行利用低成本资金进行小额再融资和政策性银行再融资,降低贷款利率。同时,要严格查处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收费,加大对存贷款的查处力度。

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四是进一步落实差别化监管政策,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体系,全面落实信贷尽职和豁免政策,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敢贷、能贷、肯贷的长效机制。

第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加强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央行、银保监会给金融市场注“强心剂”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