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8字,读完约6分钟
1月25日,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社区防控的具体任务、策略和措施。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社区防控。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社区防控的具体任务、策略和措施。
就具体任务而言,通知要求:
县(区)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以下三件事:
1.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发现和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医院意识防控、个人防护等培训。,从而提高预防、控制和诊断治疗的能力。发布通知,警告辖区内的武汉市民,要求他们到社区卫生机构登记,进行为期14天的家庭医学观察。
2.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和分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指导患者到特殊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为患者提供一次性口罩和其他防护设备,减少通过医院传播的机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被转诊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详细调查病例的传染源,确定疫情范围,评估疫情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掌握接触人员从发病到隔离期间的情况,确定密切接触者。指导一般公共场所、车辆和集体单位实施以环境清洁和通风为重点的卫生措施,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街道(乡镇)和社区(村),要做到以下五点:
1.实施网格和地毯管理。社区应建立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组织体系,建立兼职工作团队,对人和接触户负责,确保所有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实施,不留死角。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防控活动。
2.加强人员跟踪。以社区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联系和安排人员交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重点跟踪和督促疫情发生地武汉市的人群在家观察14天的健康状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进入。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准确管理武汉人员,确保跟踪到位,实施医学观察,发挥街道(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和家庭医生的共同作用,提高跟踪的灵敏度和精细度。
3.做好密切联系管理。动员社区网格化工作者、家庭签约医生、预防保健医生规范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配合疾控机构规范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跟踪管理,落实家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措施,按程序及时启动调查、诊断和隔离治疗程序。
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度,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是加强农贸市场的环境治理,在每个社区、单位和家庭实施环境卫生控制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5.加强健康教育。通过“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医疗指南,科学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公众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大规模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在社区防控策略和措施方面,通知要求:
如果社区里没有发现病例,
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通报、疫区海归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与动员:社区应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组织体系,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重点,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建兼职工作团队,实行网格化和地毯化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社区(村)、建筑(自然村)和家庭,实施防控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倡导卫生,消除不良习惯,摒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营造“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的健康是我的主人”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充分了解卫生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通风和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和聚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前往拥挤场所时采取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家禽或其粪便。
3.信息通报:向公众发布医疗信息。有呼吸道症状但没有发烧的病人去社区健康保护中心(乡镇健康中心),发烧的病人去发烧诊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去指定医院。当地和社区流行病信息的每日发布,引发旅行和旅行风险。
4.疫区海归管理:社区应发布通知,要求疫区海归立即到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每天到当地卫生院或乡村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两次体检,并主动隔离14天。凡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返回家乡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应隔离在家或政府指定的地点或医院;密切接触者也应在家中或指定的地方立即隔离。隔离期间请与当地医务人员或疾控中心保持联系,以便进行后续观察。
5.环境卫生处理:社区应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毒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清理居民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处理垃圾和污物,消除鼠、蟑螂、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及时组织开展病媒综合控制和消毒,有效降低病媒密度。
6.材料准备:社区和家庭准备必要的预防和控制项目和材料,如温度计、口罩和消毒用品。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疫情,采取“内部防扩散、外部防出口”的策略,包括以上六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管理和加强消毒。
7.密切接触管理:充分发挥社区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开展家庭或集中医学观察。条件允许时,应指定集中观测场所。每天跟踪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引导观察对象更加敏感地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患者隔离控制准备,并转移到指定医院。
8.消毒:社区应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做好病例家庭、建筑物、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
如果社区传播疫情,则采取“内防外防”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八项措施,以及封锁疫区和限制人群聚集两项措施。
9。疫区封锁:对于划分为疫区的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并临时征用房屋和交通工具。
10.限制人群聚集: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如社区内的集市和集会,关闭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温泉、电影院、网吧、ktv和商场。必要时停止、暂停或中止课程。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国家卫健委: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