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在促进“一带一路”国际港口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

11月8日,国家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与国际港口社区系统协会、马来西亚巴生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早期互连承包商西班牙巴塞罗纳港和葡萄牙西尼什港携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物流信息的互连和共享,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命运共同体。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一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此前已经与东北亚地区26个港口进行了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加上最近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的5个港口,预计我们合作的港口数量将达到31个。”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是由交通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物流信息化推进项目。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通过此次签约,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国际港口将覆盖欧亚8国,这不仅是浙江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水平的重要契机,也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世界上唯一具有规模的物流信息根服务器

高兴夫介绍说,浙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交通部的指导下,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迅速,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和基础交换网络初步建立,成为世界上唯一具有规模的“物流信息根服务器”。2016年,服务商品总值为13.5万亿元。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科林斯以及韩国的sp-idc牵头建立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以下简称“尼尔网”)。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物流信息交流与共享合作机制,尼尔网致力于统一物流信息互联标准,推进港口物流信息互联,推进东北亚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

截至2017年5月,尼尔网已实现了宁波舟山港、东京横滨港、釜山港等东北亚26个港口集装箱船舶状态信息的共享,实现了16个港口集装箱状态信息的共享。

"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为我们提供船舶状态和集装箱状态的数据."怡海兰(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产品部总经理盛尊国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我们还向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了船舶的定位数据。”

“通过neal-net,我们在国际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现在正在将这些合作经验扩展到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港口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吴一舟表示,长远目标是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更多港口的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未来的目标是连接整个世界

在11月8日签署的合同中,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与国际港口社区系统协会(ipcsa)的合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根据数据,ipcsa是许多港口社区系统运营商的“国际联盟”。有21名成员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乌克兰、以色列、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这些成员保证了全世界100多个海港和空港口的运输和物流运作,每天处理数千万个电子信息。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我选择与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合作,是因为我对该平台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持乐观态度。我希望通过物流信息的互联和共享,实现协会成员港口与中国港口之间的联系。”ipcsa主席汉斯·鲁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说。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通过我们与ipcsa的合作,我们的国际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将很快扩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推动港口信息互联互通和合作的进程,并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吴一舟介绍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11月8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的主要内容是共同推动国际物流信息标准的研发和互联网上物流信息的共享。

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管理中心主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剑彪在签字仪式上介绍说,今后,合作港口可以实时查询集装箱货物的装卸情况和集装箱船舶的抵离时间,提前调度船队,优化物流作业,降低物流成本,改善集装箱在堆场停留时间过长和港口物流作业缺乏规划的现状。

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高兴夫透露,下一步,浙江省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协调合作各方将加大资金、政策和技术投入,共同打造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覆盖全国、连接全球、引领行业的更高目标。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