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53字,读完约5分钟
新闻地图
今天早些时候,投资市场急切地讨论了中国小盘股指数的意外下跌,并指出创业板指数将下跌超过5%。这是因为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中国将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实施新一轮去杠杆化。《人民日报》周一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习近平主席主持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企业债务增长、房地产市场过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召开的。”

文章提到,经合组织最近的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70%。此外,文章还警告称,“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中国人民银行指出,“泡沫风险”正在中国一些地区出现。报告指出,住房贷款占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占全年新增贷款的44.8%。”

根据凤凰国际市场(phoenix international imarket)从零对冲网站汇编的一份分析报告,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最大的成就是创建了一个金融“超级监管机构”,以解决日益增加的金融危机风险。会议的主要结论包括:1 .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2.遏制各种金融风险;3.深化金融改革。

这次改革的原因是中国的债务总额空前增长。这种增长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体现在中国新增国内生产总值6.9%,但同时也导致各种风险不断增加。迄今为止,中国监管机构一直关注金融业的各种过度行为。
彭博社指出,这一最新调查正在扩大到更多的宏观经济债务,“这一变化促使国内股市下跌。”股市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民日报周一早些时候警告人们要小心潜在的“灰犀牛”。“灰犀牛”是指那些具有高概率和巨大影响的威胁,这些威胁是显而易见的,但往往被忽视。

中国也警告不要使用高杠杆
文章称,在令人惊讶的前瞻性和谨慎态度下,中国也发出了警告。正如许多美联储成员在过去几周所做的那样。中国通过《人民日报》的头版评论表达了对风险的谨慎态度。评论指出,中国不仅要警惕会让人措手不及的“黑天鹅”风险,还要警惕一些更明显的风险。评论引用了“灰犀牛”这个词来描述后一种风险。这个词来自作家米歇尔·沃克写的《灰犀牛:应对高概率危机》一书。

《人民日报》评论称,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应“严格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和房地产泡沫”。此外,正如彭博社(Bloomberg)所言,中国已将“经济去杠杆化”作为一个新的焦点,这表明地方和国有企业的债务正受到广泛关注。换句话说,中国对超额债务的纠正是真实的。

当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强大的驱动力(信贷驱动)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扩张,提振了国际市场的人气,成为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的深渊中反弹的跳板(当时,中国的债务负担只有目前的一半左右)。
匹兹堡金融服务集团高级国际经济学家威廉亚当斯(William adams)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推动了大宗商品出口的复苏,并保持了全球经济增长。然而,这一现象也即将结束。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中国的信贷冲动,特别是上个月,我们当时提到,根据瑞银的说法,全球信贷冲动下降是因为中国推动去杠杆化。

联想全球信贷冲动-灰色:美国,绿色:中国,紫色:德国,黄色:日本,红色:全球:信贷冲动
中国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直方图
中国的去杠杆化正在生效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之前曾多次表示要去杠杆化,但从未成功过。然而,这一次,从一些项目来看,它似乎是有效的:中国影子银行的持续大幅收缩抵消了本地贷款的激增。
当然,专家们赞赏中国央行的谨慎态度。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强劲的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部门的整体表现稳定。他表示,中国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加快实体经济去杠杆化,杠杆率将随着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信贷增长的放缓而大幅下降。朱海滨还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国有企业,现在是降低过度杠杆的好时机。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国经济的上升期。此时,去杠杆化带来的痛苦将会减轻,而且更容易推进。”

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一篇评论文章补充称,面对许多问题,如企业债务增加、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消除风险。“只有通过防范金融风险,一个健全的金融部门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责和宗旨。”

尽管中国持续的去杠杆化令人钦佩,但它正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自2017年以来,中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刚刚超过300%。但也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创下新低,所有这些债务的边际收益持续缩水。
与此同时,就所有结构性改革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成就:纽约华伦资本公司(Warren Capital Company)创始人李军辉表示:“这是一个出口强劲、房地产周期性复苏的故事。两者都是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力。今年上半年,供应方的改革和重组成效甚微。”

最后,花旗(Citi)分析师刘立刚很好地总结了中国的困境:“灰犀牛是可以控制的”,但中国经济“仍严重依赖投资和信贷,整体金融杠杆仍在增长。”毫无疑问,中国的债务积压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减缓信贷创造,避免造成经济混乱和市场崩溃,在历史上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最终结果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中国将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仍是个谜。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外媒:中国治理债务这次动真格了 去杠杆正在见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6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