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5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27日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报告》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和再融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组织实施宏观审慎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强调完善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区间控制、方向控制和相机控制,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实施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实行减税、减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报告称,信贷结构将不断优化,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
《报告》指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继续减少行政审批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和标准的制定,稳步推进国际监管改革措施和良好标准在中国的实施。积极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明确政策原则,落实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金融创新监管责任,防范监管套利。
同时,全面排查潜在风险,加强全方位风险监控和预警。完善金融业综合管理体系,建立跨产品综合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加强跨行业、跨市场风险和风险传染的分析判断,努力防范风险交叉感染。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建设,妥善处置风险事件。坚持底线思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守住底线,不存在系统性区域风险。
《报告》在“证券期货业”部分指出,将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拓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研究解决h股“全流通”问题。完善qfii和rqfii制度,逐步放宽投资额度,推动a股纳入国际指数,引导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被动指数基金等长期基金增加国内投资。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学习沪港通。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和创新试点。推动港资和澳资机构在中国设立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机构。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海外子公司发展。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稳步推进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注册。
报告显示,2015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继续推进,境外上市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国内企业可以通过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创新方式在海外筹集资金。全年共有69家境内企业境外首次发行和再融资申请依法获批,同比增长82%,融资金额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的互认。首批4只内地互认基金和3只香港互认基金成功注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稳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机构已扩展至16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央行:营造中性适度货币金融环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