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9字,读完约6分钟

从“毒胶囊”、“假药”、“假设备”到“问题疫苗”,药品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危害药品安全的犯罪不仅直接侵害普通人的健康和安全,而且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不久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两次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即“危害环境资源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罪”。记者了解到,2015年,浙江省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443人,起诉1235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12起相关犯罪案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监督18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立案49起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职务犯罪,其中渎职犯罪44起。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假药利润高达500%

这是一种“救命稻草”药,但它是由那些利益熏心的人伪造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组数据,世界上大约10%的药物可能是假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33%。世界假药年销售额高达750-2000亿美元。

假药案件在中国频繁发生。据统计,2015年,国家检察机关督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移送1646起涉嫌犯罪案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877起。

记者了解到,假药是有利可图的,几块钱的减肥胶囊卖几十万美元,大陆生产的瓷牙卖几十万美元,打着“进口”的旗号。高额利润也使一些不法之徒走上了造假的犯罪道路。

今年2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第一起“小微企业”涉案犯罪案件。10名销售“中药减肥药”的“小微企业”被安吉法院判定生产和销售假药,分别被判处4个月刑事拘留和6年半有期徒刑,并处1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金。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2014年3月至8月,犯罪嫌疑人朱、刘以每粒0.19元的价格购买了60万粒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批准文号的“三无”散装“减肥药”胶囊,按照30粒/袋自行包装,并贴上“中药减肥药”标签,说明用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它在微信和微博上做了广告,以140元至320元的价格分两包出售给刘等人,一个疗程。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朱生产的假药每盒只卖十几元,但可以卖到140元到320元的高价。仅在5个月内,朱等人就销售了约55万粒“瘦身”胶囊,销售额约为120万元,非法获利约为100万元,粗略估计高达500%。

事件发生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查获的中药减肥药进行了抽样检测。上述中药减肥药含有国家规定的禁用成分西布曲明,对人体心脑血管有害。安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认定上述“中药减肥药”为假药。

利益助长了监管腐败

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在市场运作中受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

我国药品监管主要由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同时,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参与药品市场监管。

药品监管部门作为药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机构,理应承担监管责任,但监管过程薄弱,失职行为频发。

对此,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公共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是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药物开发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还需要在药物开发后获得上市批准文件。一些企业将尽最大努力尽快上市,这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链。因此,药品监管腐败案件频发,药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杨建华表示,不仅如此,如果被批准的药品要在某个省市流通,还必须获得该省市的准入许可,整个药品研发过程最早需要五六年时间,这就为仿制药和假药的生产预留了很大的空空间。

杨建华认为,执法部门不守法、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与药品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么不监督,要么选择性监督。许多药品安全问题是在媒体曝光后才被发现的,在执法部门的工作中发现的很少。对于发现的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或相关单位的处罚力度很小,不足以达到处罚的目的。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对药物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体系。但事实是,从表面上看,监管的几乎每个方面都没有问题,但市场上已经发现了上亿的假药,甚至销售了好几年。

2015年,义乌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制售假药的大型跨国案件,抓获重大犯罪嫌疑人50余人,其中包括4名外国主犯。从近40个类别的假冒英国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品牌公司查获50多吨药品(片剂、胶囊、注射剂),涉案物品价值近10亿元。以此案为切入点,全面摸清了全国各省市制售假药的生产窝点和购销网络。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据警方调查人员透露,根据线索,他们在义乌口岸发现了一个假药仓库,通过运单分析查获了广州白云区的假药加工窝点,并捣毁了郑州、温州、常州等地的几个销售团伙围绕假药的销售渠道,这也反映出市场监管不力。

失职案例令人震惊

针对药品安全隐患背后的职务犯罪,浙江检察机关及时介入联合侦查,依法查处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

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启国说:“环境和食品药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对于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地狱般的付出应该永远不会原谅。”

据统计,2015年3月至12月,浙江省检察机关共立案24件,涉及环保、食品药品领域29人,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74项。

衢州市龙游县检察院查处的龙游县市场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郭晓立等三名官员滥用职权的案件,是医药领域的典型失职案件。

2009年至2013年期间,时任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的郭晓立、、胡了解到相关医院、药店、个体诊所存在流通、使用假药、劣药、使用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等违法情况。因此,他们没有履行职责,没有依法对上述医院、药店和个体诊所实施行政处罚。而是以赞助费的形式代替行政处罚,将赞助费作为单位内部资金存入龙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的龙游药业协会账户。其中,郭晓立、胡共涉及42起,共涉及69起,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超过47万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2015年5月,龙游县检察院反诽谤局对涉嫌职务犯罪的郭晓丽、胡、提起公诉,现已结束调查。2015年9月,龙游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目前,该案仍处于审理阶段,法院尚未做出判决。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问题药品背后都有啥问题? 假药利润高达500%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