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7字,读完约3分钟

据媒体报道,民进党“立委”高志鹏最近提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国旗法》、《宣誓条例》和《主席、副主席宣誓条例》,要求取消官校悬挂“孙中山肖像”的规定,要求未来的领导人和官员在宣誓时不必面对孙中山肖像,普通百姓也不必向他们敬礼。民进党的理由很简单。它认为这是“改造正义”的一部分,孙中山形象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封建象征。

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台湾《中央日报》网上报纸25日发表评论称,民进党的真面目终于慢慢出现了!我们认为这些理由太牵强,只是用来掩盖他们的“台独”思想。

过渡时期司法是揭露、调查责任、恢复和补偿专制制度不当行为的措施。孙中山与1949年后的台湾威权体制有什么关系,与过渡时期的司法又有什么关系?虽然民国的创建并不仅仅是中山先生一人的工作,但他做出的巨大贡献却是历史的事实。高志鹏说,“孙文是否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国父’还有待讨论。”这句话是他的心理话。说白了,他本人并不认为中山先生是台湾2300万人民的“国父”。这完全是“台独”的观点,因为“台湾”的“国父”永远不会是中山先生。只要钟山先生的肖像还挂在那里,就像告诉他们“台独建国”只是空的一个想法,当然,我们必须赶快离开。

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至于封建符号,就更令人费解了。中山先生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他一生推崇宪政主义,认为政治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只有治理的权利。中山先生对民主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把这样一个追求民主的创始人视为封建主义的象征,实在令人费解。我们挂上孙中山的肖像,不仅是为了纪念他对中华民国的贡献,也是为了提醒我们,民主和共和来之不易,是许多人牺牲和奋斗的结果,值得珍惜和维护。因此,以孙中山的形象宣誓是一个非常庄严的承诺,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民进党认为,民主不应该离开这样的制度,就像美国不会悬挂或致敬华盛顿的形象一样。这只是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事实上,当美国总统宣誓时,他把手放在圣经上。民进党应该批评它是迷信吗?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是圣经,而不是可兰经或佛经?由此可见,民进党“立委”太肤浅,不知道誓言背后的文化历史意义。

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民进党以“台独”为目标,就像是“中华民国”相关符号背后的一根刺。我们可以预测,带走孙中山只是第一步,将来一定会有一系列的行动。这不就是陈水扁执政期间切香肠的方法吗?陈水扁似乎是真正的接班人,而高志鹏是当之无愧的扁平系统的一员!

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然而,我们必须指出,这种欺骗是不公开和光明正大的。或许,公开而诚实地期待民进党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评论:去孙中山化 是“台独”在切香肠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