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0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元旦那天,中国大陆人正在享受一年一度的春节,香港旺角发生了骚乱。警察在现场与示威者对峙了一个半多小时,并鸣枪示警。为什么昔日的东方明珠会落到这种地步?据说这篇文章出自一位不愿署名的香港议员之口,所以他以议员的身份告诉自己。真相,无论对错,都应该被听到。

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总统时的口号是:“笨蛋,这是经济!”就这样,克林顿击败了乔治H.W布什,后者赢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要解决香港的问题,必须从经济入手,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要说香港为什么衰落,我们必须先说香港为什么崛起。一百个人总结成功的经验总是有一百种解释。
不过,议员认为它确实可靠,原因只有一个:香港是内地与西方经济贸易交流的中转站。
这种状况在20世纪下半叶达到了顶峰,使香港成为世界级大都市。然而,前后都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
首先,让时间回到1840年。从英国占领香港到朝鲜战争爆发,历时一个多世纪。
在此期间,香港的经济发展确实不错,但远不如将来引人注目。这是因为当时香港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并没有占据任何不可替代的位置。
当时,中国几乎完全对西方市场开放,外国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不受阻碍地直接进入中国大陆。当然,没有必要绕过由英国控制的香港,这将花费很多麻烦。当时,香港的地位更侧重于军事港口,而不是商业中心。
朝鲜战争爆发后,年轻的新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断绝。然而,中国对此并不感到特别不便,因为中国已经落入东方集团之手。
苏联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急需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中国不期待西方的经济资源,香港作为西方的窗口,只能打酱油。
转折点始于中国和苏联的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得资本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窄。
然而,中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会转向西方寻求替代资源。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四三计划”,该计划从西方引进了一整套工业生产设备,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是自156个苏联援助项目以来,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外国工业技术和设备。
以“四三计划”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建联系。从小到大,这种联系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开放。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 今夜你被谁抛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6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