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香港特区政府网站13日在特区教育局网站上发表文章,称最近出现了许多对简化字的误解和不准确的报道,现予以澄清。
文章指出,繁体字在香港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学生必须掌握繁体字,才能学习和交流,为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繁体字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阅读简体字」并非更新本地中文教育及学习课程(小一至中六)的谘询项目。教育局从未提倡以简体字取代繁体字。

事实上,2002年的《中文教育课程指引》已清楚说明:“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加强与内地和海外的沟通,学生应掌握阅读简体字的能力。”香港教育局一直鼓励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例如数学参考资料、电脑软件参考书籍、原创文学作品、翻译作品和字典,这些书籍也以简体字印刷。如果学生能读懂简体字,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除了内地,简体汉字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华人社区也普遍使用。

然而,简体字的识别不能太早开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同时学习简化字和简化字,会对读写造成干扰,容易混淆字形。为此,香港教育局建议学生学习汉字。第一,充分掌握传统汉字;学生在打好繁体字的基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中学适当的情况下阅读简体字。早在1996年,前香港教育署已制作了简体字学习套件(适用于高中)和简体中文学习软件。十多年来,学校和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使用它。

教育局不评估用简体字编写的教科书。目前,《优质教材基本原则》、《教材编写指南》和《教材编写与设计指南》对语言、字体和字体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符合标准的教科书才能被纳入适用的书目供学校选择。
文章指出,有关更新中文教育课程的谘询文件是由课程发展议会编制,成员包括不同界别的代表。一如以往,在谘询过程中,教育局会透过不同渠道,包括教师谘询会、问卷调查及焦点小组会议,收集学校相关人士的意见,并鼓励其他人士透过上载文件提交建议。咨询期定为两个月,是过去一个月咨询期的两倍;在整理各方面的意见后,课程发展议会及委员会将会讨论及解决修订中文教育(小一至中六)课程指引的问题。咨询后,教育局会继续定期进行课程检讨,收集不同意见,以不断优化中文教育的发展。

香港教育统筹局重申,教育统筹局并无计划规管学生在中小学普通课室学习简体字,亦没有检讨以简体字编写的课本,亦没有考虑以简体字取代或“融合”繁体字或令繁体字消失的意义或意图。我希望市民明白,他们不应误解或作出不必要的猜测。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教育局澄清:从未倡议以简化字取代繁体字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7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