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1字,读完约4分钟
当我们谈到香港金融管理局时,我们都知道。这个直属特区政府的机构,其职责是维持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全,为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最近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论坛“负责人”陈德林主席表示,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不会影响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

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之一,香港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加快,香港如何从中受益,有哪些优势?内地的开放和上海的发展会否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记者对陈德林先生进行了独家采访。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币被提升为“篮子货币”之一。从不能使用和跨境流通到去年成功进入一篮子货币(sdr),陈德林认为人民币已经得到国际认可。然而,任仲要完成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德林说,英美两国的货币国际化已经走过了许多年,这与该国军事、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根据陈德林的分析,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摆脱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的缺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出去”已成为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建设是主要路径,“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特殊的助推,二者相辅相成。几十个“一带一路”国家对人民币结算的巨大需求催生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如果香港能够发挥其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作用,它将获得巨大的利润。

“一带一路”是成为大型金融中心的难得机会
香港除了可以从人民币国际化中获益外,还可以从“一带一路春风”吸引投资中获益。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香港应该怎样做?可以发挥哪些优势?作为香港金融业的“掌门人”,陈德林援引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话说,香港有很多法律、会计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不仅有项目资金,还有管理经验。香港的人才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他说。

多年来,香港逐步建立了健全的金融体系、专业的金融分工、规范的金融产品和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形成了强大的金融信息收集和金融R&D能力以及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那时,只需要在现有平台上建立一个方便资金进出的平台,同时做好金融中介。凭借香港在法律、会计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特色,香港将吸引资金和项目不断满足。

八字方针决定了明确的繁荣角色非常重要[/s2/]
近年来,内地变得越来越开放,这也给香港带来了一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益于直接进入内地的中介作用。有人担心,如果同样是金融中心的上海开放其政策,将不会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陈德林认为这种想法完全没有必要——内地越开放,香港就越繁荣。「香港的战略地位是八个字: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如果这个角色做得好,香港就会繁荣。如果你做得不好,香港就不会运转。”他说香港是一个“中介”。
不过,陈德林也提醒,内地的开放并不意味着香港可以等待“发财”。“香港需要提高竞争力,增强自身实力。”他对此有清楚的了解。
最近,美联储加息的频率令人难以琢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新兴国家的经济前景难以改变。就中国而言,尽管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但其经济增长率仍远远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风险的措施。因此,做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工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香港的地方繁荣。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专访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内地越开放 香港越繁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7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