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上个月22日,政府发表了一份退休保障咨询文件,主要列举了两个模拟计划,即“有经济需要”和“贫富悬殊”,并详细说明了两个计划的利弊。“贫富”计划,顾名思义,是指政府为所有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月3230元(按2015年的价格水平)的退休保障所需的公共支出。根据政府的计算,这项计划在50年后会出现约5,000亿元的赤字,而实施这项计划需要大幅加税。另一项“经济需要”计划要求资格考试,只有资产在8万美元或以下的单身老年人和资产在12.5万美元以下的老年夫妇才能参加。不过,这项计划只能让少数老人受惠,使政府能够负担得起,避免大幅加税,从而维持香港的低税率优势。
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两个方案与当前安排的“基线情况”进行了比较,没有任何变化。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基线情况”下的老年社会保障支出预计将从2015年的253亿元增加到2064年的498亿元(同比增长1.38%);“经济需求”项目从279亿元增加到558亿元(同比增长1.41%);然而, “贫富”计划下的支出从479亿元增加到1061亿元(相当于每年增长1.62%)。
事实上,以上三个项目的增长率相差不大。根据“经济需求”计划,2064年的支出将比2015年的“基线情况”高出121%,年均增长1.61%;根据“贫富悬殊”计划,开支会增加319%,每年增加2.92%。
事实上,政府对这两项计划的命名是:“有经济需要”和“ ”无论贫富,明眼人一眼就知道有明显的趋势;政府发布的新宣传视频强调,政府每花5美元,就有1美元花在老年人身上,这是一笔巨大的老年人支出……这似乎导致公众讨论和转移焦点。什么是“经济需求”?需要它的不是贫穷的老人,它是一个先进文明国家和地区的象征。退休保障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是社会对贡献一生宝贵精力的老年人最合理的回报;什么“富人还是穷人”?这个计划的名称本身就含有误导成分,可能会引起社会对富人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不满;新宣传片强调,政府每花五美元,就有一美元花在老年人身上,人们怀疑老年人被视为社会负担。这些潜意识的声明实际上违背了全民投降的初衷,使投降成为一项扶贫政策,而不是一项惠及全民的退休保障。
是否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首先应该澄清一个问题。
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有必要增加税收以实现全民退休保障,这意味着今天的年轻一代将为老一代支付养老金,这是一种跨代财富转移。这种想法自然会引起年轻人的焦虑和不满。
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是一件大好事,大有裨益。它应该是一种社会伦理,迟早要实施。全国退休保障运动在20多年前就开始倡导,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行动。那一年的年轻人今天不再年轻,已经到了中年;在那些日子里,中年人变成了老年人。如果全民退休保障计划在20多年前实施,当年的中年人现在可以享受这种福利,而增加年轻一代的税收以“供养”老一代是没有问题的。同样地,如果全民退休保障计划今天不实施,而且会延迟数年,那么年青人和中年人难道不需要他们的下一代来支持他们吗?
因此,全民退休保障计划不能再拖延了。,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并实施,使老年人能够尽快得到社会保障,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全民退保”愈早实施愈主动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