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图片材料

随着网络深入香港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上个人信息的安全。面对隐私泄露和网络欺凌,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数字脚印”。

作为亚洲唯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机构,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26日发布了2015年工作报告,称去年共收到1971起投诉,同比增长16%,创历史新高。

提醒公众注意“数字足迹”[S2/]

根据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的资料,去年接获的投诉中,161宗涉及流动电话应用及社交网站,85宗涉及在互联网上披露或披露个人资料,22宗涉及网络欺凌。

个人数据隐私专员黄杰尔表示,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将进一步改变个人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方式,这涉及到大量数据。收到的投诉数目创下新高,反映公众对保护个人资料的意识日益提高,PCPD今后将继续加强宣传和教育。

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黄杰尔表示,香港人使用智能手机越来越频繁,预计有关盗用个人数据的投诉数量将继续上升。例如,他说,“低头脑的人”在下载手机应用程序时勾选“同意”,这样程序就有机会读取手机中的私人数据。他提醒公众注意个人的“数字足迹”,以避免一旦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数据被盗用。他还指出,网络欺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香港缺乏有效监管网络欺凌的立法,今后将继续研究和更新其指导方针。

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关于未经授权盗用个人数据的投诉最多[/s2/]

在PCPD去年接获的1971宗投诉中,74%涉及私人机构,11%涉及公共机构或政府部门,其余15%则向个人投诉。对私营组织的投诉最多的是金融和金融,其次是财产管理和电信。就投诉性质而言,大部分个案是未经资料当事人同意而使用个人资料,占投诉总数的40%;其次是对收集个人数据的目的和方法的投诉,占37%。

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PCPD首席个人数据官胡美丽表示,根据《隐私条例》第52条,如果在与朋友交往时披露个人数据,可以豁免。但是,无论是哪个组织或个人,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发布个人数据,该办公室有权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删除;如果对方不遵守,警方会作出跟进,违例者会被罚款1万港元。然而,PCPD强调,有必要考虑个别案件的情况,以确定它们是否违反法律。

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去年,PCPD到香港一间旅行社了解旅游业处理个人资料的情况。根据调查,网上团体报告乘客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和地址,但零售团体报告乘客不需要。因此,PCPD建议旅行社应统一其数据收集政策,并详细解释向其合作伙伴转移个人数据的情况。

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港人关注网络信息维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