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5字,读完约2分钟

上海9月13日电(叶艺勤)在这里说,参加“品尝上海”海外华文作家笔会活动的台湾著名作家陈若曦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小见大,可以看到上海的一些变化。

陈若曦,本名陈秀美。 1960年与白先勇、王文兴等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以写实小说闻名于文坛。 1989年成立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 1995年回国定居,现在是台湾专栏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也是“荒野保护协会”的会员和志愿者。

【快讯】台湾作家陈若曦从小事看上海变化——

“上海人精神方面的变化,从小事就可以看出。 ”。 “1966年从美国来到上海,街上的行人慢腾腾地走在马路中间,不断地鸣笛驱赶汽车。 现在,走在人行道上的许多颜色匆匆,认真追求上进心的身影,完全无法相比。 ”。 她是这样说的。

【快讯】台湾作家陈若曦从小事看上海变化——

陈若曦回忆去年为了看世博会和参加世博会的活动,来了三次上海。 我2009年也来上海参加了会议。 “以前很长时间没来了,我对上海这几年的变化感到吃惊”。
“高层建筑多得数不清,市民素质提高也是一个圈子。 ”。 她例如说:“对女性来说,很明显是在厕所里排队,从门外排队,公平不给录用者带来压力,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

【快讯】台湾作家陈若曦从小事看上海变化——

接触到这次笔会活动的体会,陈若曦说:“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崇明岛的整体建设,“显示了计划经济的特征、地方政府的远见和魄力”。

她分析说,合并了分散的农地,让农民住在高级公寓里,空闲的土地制定了长期计划建设。 “商业、观光、假期、居住、养老、学校、湿地保护等有序地配置,现代化、大气,整个岛就像绿色的公园,可以说是‘上海居’的典范吧”。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快讯】台湾作家陈若曦从小事看上海变化——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