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8字,读完约7分钟

5654 最初的名称:“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潭街郑沟村的村民们正在照料棚子里的桃子。记者苏大鹏摄

水果批发市场整装待发的物流车。记者苏大鹏摄

郑沟村被誉为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滩街的“最富有的村庄”。然而,20年前,郑沟村是该地区“最穷的村庄”。从“最穷的”到“最富的”,郑沟村的许多村民说,是村里20岁的党员干部把火点着了,致力于不断发展棚里的桃产业,使之专业化、精品化,使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午夜12点,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郑沟村大连五明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水果批发市场灯火通明。有一个热闹的场面:一辆满载桃子的农用卡车刚刚进入市场,卡车还没有完全停下来,等待了很长时间的商人已经围了过来看桃子,讨价还价。后来,在仓库里采摘并重新包装后,桃子被迅速运送到机场、码头和车站。

普兰店区城子潭街的正沟村被誉为“最富有的村庄”。该村有3000个桃棚,占地12000亩,年产1万多吨,年产值1.1亿元。每个村都有两个桃棚,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0多元。由于桃产业发展良好,荣获辽宁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克服技术和销售挑战

郑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孙玉泉说,1996年,大连组织了一批村干部到营口熊岳镇考察桃产业。“我想到了做一个桃子棚。郑沟村的气候和地形非常适合彭涛的发展

当时,当村民们听说建造一个温室要花费15000到20000元时,每个人都犹豫了。村里建议每个生产队要有3个群众代表,村里要付一辆公交车,一个60多人的小组要去熊岳镇进行实地调查。视察结束后,几个有勇气的村民想到了那富有成果的一幕,计算了一下生产后的收入,就产生了兴趣,主动去找孙玉泉。因此,孙玉权趁热打铁,着手规划和建设设套住宅区。他们调整了郑潇村的第一批15亩土地,并计划建造7个温室。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棚子已经盖好了,桃树已经买下了,难题出现了:我不知道技术。于是,村里集体投资,到熊岳镇邀请专家向农民讲解大棚桃种植技术。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一个新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卖桃子?村集体决定组织每个人分组进入市场。因此,两三户人家各派一人一起赶往丹东、大连和瓦房店的水果市场。在那个时候,天蓬桃还是一件稀罕的东西,水果商来打听。就这样,郑沟村的大棚桃一点一点地打开了市场。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郑沟村地温上升快,棚内桃成熟早于熊岳镇。从1996年底到1997年初,这七个温室结出了硕果。桃树卖得很好,投资建造温室的资金也一次性收回。村民们拿着丰厚的收入,眉开眼笑。

品尝完糖果后,郑沟村的村民们精力更充沛了。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活生生的例子给那些观看的人以信心。在孙玉泉的领导下,每个生产团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桃产区。组长、村民组长和党员带头建设桃大棚。这样,干部领导群众工作,一级工作就上了一级。郑沟村的桃大棚数量逐年增加。

农民们决心在棚子里种桃子,但是他们缺乏资金来建造它们。当时,郑沟村新任党支部书记王福军多次为农民担保贷款,甚至将工厂抵押给银行。自1999年以来的近10年里,100多个家庭共获得了近300万元的贷款,这给了村民们创业的“第一桶钱”。

资金已经减少,村民们正在积极组织土地交换和建造温室。这样,郑沟村的桃大棚已经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郑沟村的主导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2003年,城子潭镇政府领导视察郑州,引进126、钟繇5号等新品种。新品种引进后,不仅口味和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亩产也从34000公斤增加到56000公斤,每亩增收1万多元。

2013年,王长海担任郑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海问自己:老一代留下的产业如何发展壮大,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收获?

一年一度的桃子季节是郑沟村最忙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来收集桃子,在帐篷里卖,按斤卖。富有的村民开着三轮车去几十甚至几百英里外的市场组织团体出售它们。卖给来村里买水果的商人很方便,但是价格不透明,有时还会降低。成群结队地来回推销要花很多钱。王长海听说现在坐在电脑前可以卖东西。你能找到一种类似的方法让人们在家里以好价钱卖桃子吗?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经过多次询问,2016年9月,该村引进辽宁南部最大的水果物流公司大连五明水果物流公司,在郑沟村建立郑沟大棚桃物流交易市场,用于收购和运输大棚桃。2017年初,一个600万元人民币的交易市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冬末春初,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商人将进入这个1200平方米的水果批发市场。当桃子在棚子里上市时,市场非常活跃。客户评级、报价和分包。农民们比较价格和销售商品。物流公司负责运费。300多家商家直接连接了中国130至150个市场,覆盖了从南到北的所有桃子销售。交易市场的运作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餐饮业的发展。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很快,十里坝村的水果种植者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桃子而不用离开他们的家。

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孙玉泉、王福军、王长海的接力宣传,郑沟村现已形成了集种植、采摘、销售、包装、运输为一体的完整的桃产业链。

辐射带动周边村镇

如今,桃产业已使郑沟成为城子潭街最富有的村庄。在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们正在发展壮大他们的“桃子事业”。在4月和5月温室桃销售结束后,冷棚桃进入成熟期。当冷棚桃在五月和六月结束时,以传统方式种植的露地桃也开始成熟。不同品种的桃子可以持续到十月。郑沟村果农以勤劳、朴实、坚韧的精神,创造了以桃棚为核心的桃经济,赢得了“辽南第一桃乡”的称号。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郑沟村现在包括新合并的娘庙村和王耀村。另两个村的村民看到郑沟村的富裕景象,纷纷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地形和其他实际情况,选择建造蔬菜大棚。目前,城子潭街第一蔬菜示范区已建成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芸豆等蔬菜,拥有20多个大棚,占地30多亩。

郑沟村的发展带动了全市梓潼街桃产业的发展。城子潭带动了普兰店全境桃产业的发展,如邢台、磨盘、双塔、沙包、乐嘉、皮口等乡镇。普兰店的桃产业已成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桃生产基地,至少有25万人就业。2013年,普兰店区注册了“普兰店彭涛”地理标志认证商标。2014年,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授予普兰店市“中国保护桃第一县(市)”称号。

“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据报道,目前普兰店区设施桃面积10.2万亩,年产量16万吨,占辽宁省设施桃总产量的40%。年产值25亿元,占普兰店区果业总产值的55%。

“城子潭的桃产业是在两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我们要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借鉴过去的经验,形成典型农民带动全村、全村发展,典型村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局面,扩大和加强城子滩大规模、区域性、高效、优质农业,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市梓潼街道党委书记徐强说。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最贫穷的村庄”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cj/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