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上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六组玉器

古玉文化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处于伦理规范趋于实用的转折点。四百年的特点可以分为三国、两晋和南北朝。

三国两晋玉器的第一个特点是道教思想器具的盛行。这一时期,道教与佛教相结合,发展到玄学,提倡开放的谈话,提倡开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道家思想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导致了神秘的仙幻境界。因此,吃药和炼金术不仅是一种宗教行为,也是皇室贵族梦想长生不老和寻求身心解脱的一种方式。当然,一些用炼丹术熬药的道士也吸收了很多用药原则,从而扩展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知识。如金阁洪的《抱朴子》,以及他同时代的神农靖等。,都含有人类原始药物的活体实验结果。

古玉文化随谈(八)

当时,医药需要“无根水”。所谓的无根水是露水,它和今天医学中使用的蒸馏水是一样的。因此,有许多长长的圆柱形玉杯用来盛露水。管状玉杯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西汉时期经常在王陵中出土,在三国和魏晋时期非常流行。这种圆柱形玉杯经常与青铜露盘一起使用。

古玉文化随谈(八)

除了道教使用的玉器外,丧葬玉器,如蝉蜕抱猪等,一直沿用到东晋。从外观上看,这种玉很像汉代的玉,造型线条很简单。人们常说“汉代八刀”,认为汉代玉雕中的蝉、猪、翁仲等玉雕简单而有力,八条线可以雕刻成一个东西。现在看来,这种风格至少可以推迟到东晋。因此,三国两晋时期的玉文化与汉代的玉文化密切相关。

古玉文化随谈(八)

南北朝时期,南方玉器的代表是具有浓厚神仙吉祥思想的动物立体雕刻。动物的立体雕刻自史前时代就已存在,在商代晚期曾经非常流行。然而,除了一些写实作品外,汉代以前的动物玉雕大多具有很强的图腾风格,动物的造型通常似是而非,如狮虎,有翅膀,统称为兽或动物。具体名称包括符拔、道教、天禄、恶灵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野兽大多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和金银制品,玉雕制品最早出现在西汉,最晚出现在南朝。汉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玉雕兽在造型、装饰和雕刻上非常相似,但南北朝以后很少制作,直到明代才逐渐出现。在北朝,一种由黄演化而来的如意云头形盛行。此外,生产玉杯轴承露继续,并开发了各种工具,如玉耳杯和玉灯。(text/高建)

古玉文化随谈(八)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古玉文化随谈(八)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