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0字,读完约3分钟

基隆凼仔顶级鱼市

台湾会成为“无鱼岛”吗?岛上的一些研究小组发现,由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原因,鱼类资源丰富的包道可能面临没有野生鱼类可吃的困境。

据报道,去年12月初,国际科学杂志《科学数据》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邵的一篇论文。研究发现,台湾北海岸的鱼类物种平均每10-15年减少一半,在过去30年中从120种急剧下降到30种,鱼类资源枯竭率超出预期。鱼类的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乌鱼和白带逐渐被带刺的河豚和臭肚鱼所取代。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没有鱼可捕”来得早

过度捕捞不可避免

邵表示,40多年前,台湾就要建第一座核电厂,他带领的团队负责在核电厂开工前收集环境背景资料,以比较核电厂投产后的生态影响。每个月,这个小组都会去一号和二号核电站的进水口收集垃圾,然后从那里收集所有的鱼样本。30年后,前后积累了19年的采样数据。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空缺乏海洋保护对策的情况下,“台湾可能比联合国估计的2048年更早面临海洋无野生鱼类的局面”。邵赵广说,该警告揭示了多种生物正在迅速消失。30年只是人类的一代,但是对于生态学来说,30年是很短的,30年后可能就没有野生鱼吃了。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邵赵广认为,鱼类资源减少的原因很多,如过度捕捞、污染、栖息地破坏或气候变化。因此,台湾保育团体提倡「预防原则」,意即优先保育,包括减少捕鱼、避免破坏海岸和海洋自然栖息地、杜绝污染和防止生物入侵。

[/s2/

当局鼓励吃鱼

基隆市政府海洋事务部门负责人蔡福石说,许多台湾拖网渔船,俗称“三条腿虎”,在北部三个岛屿的捕鱼区作业。他们通常三人一组工作,一人专注于灯光,两人用围网在大片区域捕鱼。“横扫”海域的鱼类数量几乎为零,这是“非常有效和可怕的”。74岁的渔民邱晴(音译)已经在北海岸外的水域捕鱼60多年了。他认为刺网是一种海洋杀手,它不仅捕捉大大小小的鱼,而且一旦刺网落在礁石上,就失去了鱼的家园和整个捕鱼区。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邱晴说,渔民近年来日子不好过,渔获量下降了20%到30%。来自高雄的渔民邱(音)从事近海捕捞已逾30年,他表示,20年前,台湾的近海捕捞有所下降,很久以前,只有近海捕捞和水产养殖。当时,海峡两岸没有和解。许多台湾渔民出海时不需要带渔具,只带大陆渔民需要的现代生活用品和现金,如彩电,他们可以从大陆渔船上交换大陆鱼货。当时,台湾近海的鱼资源已经枯竭,所以台湾渔民只是从大陆渔民那里购买现成的鱼产品。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邵说,台湾当局整天都在举行捕鱼季节,鼓励大家吃鱼,但他们不知道鱼资源正在迅速枯竭这一残酷事实。五年前,他开始印刷并发送一本名为《海鲜指南》的小册子,建议人们选择食用已经养殖或没有生存危机的鱼类,并利用“食用”来拯救海洋生态。

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台湾未来“无鱼可捕”?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