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政策的出台和企业自身问题的出现,电子烟行业进入了一个洗牌期,一些品牌融资后经营失败,逐渐显现出衰退的迹象。其中,电子烟品牌如“雪加融资危机”、“风投也退出”和“富禄裁员”应该是最近行业中经常听到的一些声音。
据投资界的报道,目前,一些足协已经表示,他们手中的电子烟公司的客户在融资过程中明显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禁令的规定使他们更加谨慎。“现在基本上不会再有机构投资电子烟了。”不久前,一些国内主流风投以惊人的一致方式向投资界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位长期关注电子烟行业的风投机构合伙人告诉投资界,行业洗牌已经开始,只有自我造血能力强的公司才能生存。“至于富禄和薛佳这两家自身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公司,它们短期内不会获得资本更新,今年冬天可能不会很好。”
时间似乎回到了2018年,甚至是几年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电子烟供应链的90%,深圳有1000多家电子烟加工厂,只需要500万左右就可以打造一个新品牌。此外,中国有1000多万电子烟用户。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以来,电子烟行业的融资总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大多数初创企业在首轮融资中就能获得数千万元。
显然,这个行业似乎具有“爆炸”的所有潜力。仅在2018年,就建立了不少于10个电子烟品牌。截至2018年底,约克、富禄流、yooz、薛佳、魔笛等电子烟品牌已获得融资,并迅速将产品投放市场。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像薛佳、vc、富禄和小野这样的电子烟公司也更“大胆”烧钱。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叶曾经花了几千美元邀请陈冠希做代言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他品牌也在促销上花了很多钱,以便快速制造噪音,但许多营销费用正在上升,效果不如名人代言。一位电子烟从业者告诉投资界,富禄以前曾赞助过数百万美元的音乐节,但甚至“没有透露太多品牌信息。”
除了在线广告对品牌的扼杀,抢夺线下资源也成为行业分裂的普遍现象。一位投资电子烟公司的投资者透露,目前主要冲击市场“低端价格”的snowplus、Snooplus、yooz等电子烟“冲击市场最大”,向渠道代理商提供最低价格,采取“先占领市场,再赌博、回购”的策略。他分析说,为了赢得更多的渠道资源,薛佳等电子烟品牌会提供低价甚至亏损的商品,并承诺渠道获得更多利润。好的一面是,市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张。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烧钱和打价格战。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分销和商品的成本,利润结构就相当危险。
只有持续的融资才能“维持生命”。然而,许多投资者发现,电子烟公司已成为今年初创企业中“欺诈”最严重的领域。7月,薛佳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销量在三个月内飙升了80万辆,这一数据随后遭到了人工智能财经的质疑。此外,除了薛佳政府宣布的融资金额外,没有第三方组织支持这一数据。艾财经已经向业内多位人士进行了核实,有些人直言不讳地说数据是“假的”。此外,此前有香港媒体vapeast报道称,薛佳在包装时也涉嫌夸大其词。遐想实验室,一个海外R&D公司多次提到,实际上并不存在。《商业内幕》的报道结果更是自相矛盾。薛佳成立于2019年,甚至使用美国国会议员约翰·麦凯恩的签名进行营销,这位国会议员于2018年死于癌症。
同样,当电子烟的销售没有被禁止时,“开账单”也是一种常规操作。据媒体报道,薛佳一度陷入“疑云”。“618期间许多公司的电子商务数据非常激烈。双十一原本准备继续刷。没有办法。如果你不刷,投资者就不会投资你。”一位电子烟从业者说。
随着11月初网上禁播政策的实施,线下渠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随着资金态度的改变,这些危险的游戏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然而,大多数业内人士仍对电子烟行业持乐观态度。我们希望国家标准能尽快为混合行业设立更严格的准入门槛,并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对于每一个电子烟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自我检查。只有使我们的产品更加合规和合法,我们才能长期发展。
简介: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政策的出台和企业自身问题的出现,电子烟行业进入了一个洗牌期,一些品牌在融资后经营不善,逐渐显现出衰退的迹象。其中,“雪融资存在危机”和“风险投资也存在”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政策的出台和企业自身问题的出现,电子烟行业进入了一个洗牌期,一些品牌融资后经营失败,逐渐显现出衰退的迹象。其中,电子烟品牌如“雪加融资危机”、“风投也退出”和“富禄裁员”应该是最近行业中经常听到的一些声音。
据投资界的报道,目前,一些足协已经表示,他们手中的电子烟公司的客户在融资过程中明显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禁令的规定使他们更加谨慎。“现在基本上不会再有机构投资电子烟了。”不久前,一些国内主流风投以惊人的一致方式向投资界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位长期关注电子烟行业的风投机构合伙人告诉投资界,行业洗牌已经开始,只有自我造血能力强的公司才能生存。“至于富禄和薛佳这两家自身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公司,它们短期内不会获得资本更新,今年冬天可能不会很好。”
时间似乎回到了2018年,甚至是几年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电子烟供应链的90%,深圳有1000多家电子烟加工厂,只需要500万左右就可以打造一个新品牌。此外,中国有1000多万电子烟用户。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以来,电子烟行业的融资总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大多数初创企业在首轮融资中就能获得数千万元。
显然,这个行业似乎具有“爆炸”的所有潜力。仅在2018年,就建立了不少于10个电子烟品牌。截至2018年底,约克、富禄流、yooz、薛佳、魔笛等电子烟品牌已获得融资,并迅速将产品投放市场。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像薛佳、vc、富禄和小野这样的电子烟公司也更“大胆”烧钱。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叶曾经花了几千美元邀请陈冠希做代言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他品牌也在促销上花了很多钱,以便快速制造噪音,但许多营销费用正在上升,效果不如名人代言。一位电子烟从业者告诉投资界,富禄以前曾赞助过数百万美元的音乐节,但甚至“没有透露太多品牌信息。”
除了在线广告对品牌的扼杀,抢夺线下资源也成为行业分裂的普遍现象。一位投资电子烟公司的投资者透露,目前主要冲击市场“低端价格”的snowplus、Snooplus、yooz等电子烟“冲击市场最大”,向渠道代理商提供最低价格,采取“先占领市场,再赌博、回购”的策略。他分析说,为了赢得更多的渠道资源,薛佳等电子烟品牌会提供低价甚至亏损的商品,并承诺渠道获得更多利润。好的一面是,市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张。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烧钱和打价格战。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分销和商品的成本,利润结构就相当危险。
只有持续的融资才能“维持生命”。然而,许多投资者发现,电子烟公司已成为今年初创企业中“欺诈”最严重的领域。7月,薛佳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销量在三个月内飙升了80万辆,这一数据随后遭到了人工智能财经的质疑。此外,除了薛佳政府宣布的融资金额外,没有第三方组织支持这一数据。艾财经已经向业内多位人士进行了核实,有些人直言不讳地说数据是“假的”。此外,此前有香港媒体vapeast报道称,薛佳在包装时也涉嫌夸大其词。遐想实验室,一个海外R&D公司多次提到,实际上并不存在。《商业内幕》的报道结果更是自相矛盾。薛佳成立于2019年,甚至使用美国国会议员约翰·麦凯恩的签名进行营销,这位国会议员于2018年死于癌症。
同样,当电子烟的销售没有被禁止时,“开账单”也是一种常规操作。据媒体报道,薛佳一度陷入“疑云”。“618期间许多公司的电子商务数据非常激烈。双十一原本准备继续刷。没有办法。如果你不刷,投资者就不会投资你。”一位电子烟从业者说。
随着11月初网上禁播政策的实施,线下渠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随着资金态度的改变,这些危险的游戏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然而,大多数业内人士仍对电子烟行业持乐观态度。我们希望国家标准能尽快为混合行业设立更严格的准入门槛,并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对于每一个电子烟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自我检查。只有使我们的产品更加合规和合法,我们才能长期发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雪加等电子烟品牌问题频出 行业洗盘呼之欲出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