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70字,读完约19分钟
随着我国疫情的稳定,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与商务沙龙的主题已从“企业面对突发疫情的当前对策”逐渐转变为“宏观与产业经济的未来方向”,希望在重新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政策时,帮助企业管理者理清方向,认清大趋势,共创未来。

近日,第七期复旦大学emba人文与商业沙龙由复旦大学emba与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聚焦2020年投资策略。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分享了资产配置的主题。在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趋势的影响后,李慧勇建议投资者应关注传统经济中领先的蓝筹股和新兴经济中领先的科技股;风险偏好低的人可以关注债券市场;投资黄金时,我们应该注意它的实际利率。

上海金融协会理事,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协会专家委员。他在证券投资领域有20年的研究经验,在宏观金融、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李慧勇讲话的摘录。
我很荣幸被邀请谈论宏观经济学和资产配置。我想谈谈一些重要的想法和理解。
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长期观点和短期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混淆。以我个人的经验,与短期相比,一些长期趋势可能看得更清楚。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长期来看可能看不清楚,短期来看可能看得更清楚。

其次,有成千上万的问题影响投资,所以我们不能穷尽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人知识和能力是有界限的。我们不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我们必须处理信息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习,通过系统集成获得自己的观点或系统观点。如果经过大量分析后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我该怎么办?我想我们可以记住这六个字,“等待胜于盲目行动”。盲目行动有时会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等待是一个好策略。

流行病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次大幅负增长(同比增长6.8%),这证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我认为,不管影响有多大,一旦数据被公布,它就成为过去。也许疫情仍在重复,但我认为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种流行病将给世界、中国、宏观、工业和金融带来什么样的趋势变化。工业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做出相对准备充分的预测。
我相信,这种流行病将加强近年来在中国或世界发生的四种变化:
01将加强中美关系,重塑大国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认为贸易冲突的本质不仅仅是贸易冲突,而是一种全面的冲突。虽然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已经签署,但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冷却期,但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未来大国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是“一超多强”还是“多极化”,还是每个经济体或国家都要选择站在哪一边,这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疫情使各国更加关注本国产业链的安全,这可能导致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关系和贸易关系的割裂。哪些行业相对更安全,产业链更自主、更可控?我们会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加快各国经济转型。
尤其要注意它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的加速作用。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转变是被迫的;此外,这一转变是历史性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现阶段的转型源于重工业带来的无法承受的资源和环境,次贷危机引发的对经济安全的思考,加上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放缓;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从强调速度转向强调高质量发展。这种流行病使得各国更加关注需求市场和产业链安全,这无疑将加速中国的转型。

事实上,这种转变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要素成本增加后,中国经济依赖于什么?在中国不再依赖国际市场来推动经济增长之后,它能依靠什么呢?答案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不能依靠元素,你只能依靠创新;我们不能依靠外部需求,而要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增量需求。在投资时,我们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投资领域不符合这个方向。它是一个未来的产业,力量越来越大,还是一个过去的产业,力量越来越弱?

或许我们应该关注四个新的增长点,即国家强调的“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战略、技术红利和中国制造,以及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红利在内的改革红利。改革红利和技术红利是为了解决供给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一带一路”解决需求问题。如果未来在这四个领域有重大的制度突破,并且潜力得到释放,那么它就能解决中国未来20年的增长依赖于什么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国的客观现实能够帮助实现这种转变吗?我们的答案是,三大优势可以帮助中国实现技术赶超:
首先,中国政府有很强的调动资源的能力。
第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
第三,在科教投资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工程师奖金。
此外,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配套的产业链是许多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
从具体的工业领域来看,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具有巨大市场优势和较深技术积累的领域,以及有实力跟随和引领国际市场先进人才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航空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新能源汽车、动力设备和农业机械。

03马修效应在各个领域将进一步增强。
马太效应的核心是两极分化,赢家通吃。就上市公司而言,尽管复苏乏力、周期乏力,但领先上市公司的利润仍明显高于一般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从具体表现来看,虽然股市仍在2500-3000点,但有一些公司的市值在不断增加,股价也在不断创出新高。

在流行病冲击催化的背景下,马太效应将在未来继续加强。这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在全球需求疲软和全球股票经济的背景下,它被迫优化供应方,适者生存;刚才提到,未来可能更依赖于新经济和增量经济。与过去的经济相比,其资本投资巨大,对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的要求可能更高。这也使得一些具有明显先发优势的企业,如中国的蝙蝠追踪效应非常明显。

金融稳定和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危机,只要是危机,一些财政不健全的经济体将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流行病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动荡,但影响更大的是新兴经济体。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中国的金融安全和中国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在这方面,重点可能放在四个方面:用日本模式优化杠杆;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使要素价格更好地反映供求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直接投资,促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开放。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利率的长期下降趋势。在过去的10年和20年里,中国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高位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无风险利率和利率中心一直保持着区间振荡的格局,这导致了利率与由实体经济决定的自然利率之间的脱节,这最终需要回报。只有市场化的利率才能更清晰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由于这种流行病,各国大幅降息,尽管存在周期性因素,但这将加快我们的体制改革进程。

最近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央行多年后首次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从0.7%下调至0.3%。短期利率的调整将使整个利率中心下降。例如,当人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基准存款利率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变化,但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即投资回报率或市场利率)下降了50个基点。

基于经济趋势预测的资产配置逻辑
疫情过后,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总体趋势做出了重大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配置基本上可以倾向于大致正确的方向。我个人的判断如下:
首先,中国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资产配置的伟大时代。这一结论源于刚才的分析:金融转型、经济转型和财富观念的转变。
在这个前提下,资产配置有一个基本的磁盘。在主要资产中,房地产是过去20年或过去10年的最佳资产,也是保守投资者购买银行融资的良好配置;未来,可能有必要从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从被动的银行存款管理转变为主动的金融投资。

就股票而言,我们判断股票处于相对较好的领域。我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个很好的指标,那就是股权风险溢价。截至目前,股权风险溢价仍处于较高水平。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股票比其他资产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在工业方面,我们应该跟随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微观上,我们只能选择领先者,包括传统经济中领先的蓝筹股和新兴经济中领先的科技股。
除了龙头企业之外,在分配外资时,还会特别选择能够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企业。在未来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股票经济和马太效应将继续保持。
由于经济疲软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不断增强,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然而,未来的基本面决定了利率的下降趋势仍然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因此,债券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低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方向。
许多人也在关注黄金。我推荐一个非常好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看实际利率。看看历史上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水平,就能很好地解释金价的变化。实际利率越高,黄金的持有成本就越高。一旦实际利率下降,出于规避风险或维持和增加价值的需要,黄金的配置价值将被突显出来。目前,黄金的价格是1600美元和1700美元。黄金有很好的配置价值,1800美元和1900美元值得期待。

复旦大学emba坚持为同学和校友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复旦大学emba所倡导的“两个人必须有我的老师”的体现。
简介: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先生们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与商务沙龙的话题已经从“面对突发疫情,企业当前的应对”逐渐被发掘和改变
随着我国疫情的稳定,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与商务沙龙的主题已从“企业面对突发疫情的当前对策”逐渐转变为“宏观与产业经济的未来方向”,希望在重新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政策时,帮助企业管理者理清方向,认清大趋势,共创未来。

近日,第七期复旦大学emba人文与商业沙龙由复旦大学emba与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聚焦2020年投资策略。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分享了资产配置的主题。在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趋势的影响后,李慧勇建议投资者应关注传统经济中领先的蓝筹股和新兴经济中领先的科技股;风险偏好低的人可以关注债券市场;投资黄金时,我们应该注意它的实际利率。

上海金融协会理事,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协会专家委员。他在证券投资领域有20年的研究经验,在宏观金融、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李慧勇讲话的摘录。
我很荣幸被邀请谈论宏观经济学和资产配置。我想谈谈一些重要的想法和理解。
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时间维度的概念。长期观点和短期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混淆。以我个人的经验,与短期相比,一些长期趋势可能看得更清楚。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长期来看可能看不清楚,短期来看可能看得更清楚。

其次,有成千上万的问题影响投资,所以我们不能穷尽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个人知识和能力是有界限的。我们不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我们必须处理信息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习,通过系统集成获得自己的观点或系统观点。如果经过大量分析后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我该怎么办?我想我们可以记住这六个字,“等待胜于盲目行动”。盲目行动有时会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等待是一个好策略。

流行病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次大幅负增长(同比增长6.8%),这证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我认为,不管影响有多大,一旦数据被公布,它就成为过去。也许疫情仍在重复,但我认为可以做出一个基本判断: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种流行病将给世界、中国、宏观、工业和金融带来什么样的趋势变化。工业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做出相对准备充分的预测。
我相信,这种流行病将加强近年来在中国或世界发生的四种变化:
01将加强中美关系,重塑大国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认为贸易冲突的本质不仅仅是贸易冲突,而是一种全面的冲突。虽然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已经签署,但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冷却期,但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未来大国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是“一超多强”还是“多极化”,还是每个经济体或国家都要选择站在哪一边,这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疫情使各国更加关注本国产业链的安全,这可能导致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关系和贸易关系的割裂。哪些行业相对更安全,产业链更自主、更可控?我们会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加快各国经济转型。
尤其要注意它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的加速作用。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转变是被迫的;此外,这一转变是历史性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现阶段的转型源于重工业带来的无法承受的资源和环境,次贷危机引发的对经济安全的思考,加上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放缓;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从强调速度转向强调高质量发展。这种流行病使得各国更加关注需求市场和产业链安全,这无疑将加速中国的转型。

事实上,这种转变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要素成本增加后,中国经济依赖于什么?在中国不再依赖国际市场来推动经济增长之后,它能依靠什么呢?答案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不能依靠元素,你只能依靠创新;我们不能依靠外部需求,而要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增量需求。在投资时,我们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投资领域不符合这个方向。它是一个未来的产业,力量越来越大,还是一个过去的产业,力量越来越弱?

或许我们应该关注四个新的增长点,即国家强调的“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战略、技术红利和中国制造,以及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红利在内的改革红利。改革红利和技术红利是为了解决供给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一带一路”解决需求问题。如果未来在这四个领域有重大的制度突破,并且潜力得到释放,那么它就能解决中国未来20年的增长依赖于什么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另一个问题:中国的客观现实能够帮助实现这种转变吗?我们的答案是,三大优势可以帮助中国实现技术赶超:
首先,中国政府有很强的调动资源的能力。
第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
第三,在科教投资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工程师奖金。
此外,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配套的产业链是许多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
从具体的工业领域来看,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具有巨大市场优势和较深技术积累的领域,以及有实力跟随和引领国际市场先进人才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航空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新能源汽车、动力设备和农业机械。

03马修效应在各个领域将进一步增强。
马太效应的核心是两极分化,赢家通吃。就上市公司而言,尽管复苏乏力、周期乏力,但领先上市公司的利润仍明显高于一般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从具体表现来看,虽然股市仍在2500-3000点,但有一些公司的市值在不断增加,股价也在不断创出新高。

在流行病冲击催化的背景下,马太效应将在未来继续加强。这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在全球需求疲软和全球股票经济的背景下,它被迫优化供应方,适者生存;刚才提到,未来可能更依赖于新经济和增量经济。与过去的经济相比,其资本投资巨大,对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的要求可能更高。这也使得一些具有明显先发优势的企业,如中国的蝙蝠追踪效应非常明显。

金融稳定和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危机,只要是危机,一些财政不健全的经济体将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流行病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动荡,但影响更大的是新兴经济体。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中国的金融安全和中国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在这方面,重点可能放在四个方面:用日本模式优化杠杆;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使要素价格更好地反映供求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直接投资,促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开放。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利率的长期下降趋势。在过去的10年和20年里,中国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高位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无风险利率和利率中心一直保持着区间振荡的格局,这导致了利率与由实体经济决定的自然利率之间的脱节,这最终需要回报。只有市场化的利率才能更清晰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由于这种流行病,各国大幅降息,尽管存在周期性因素,但这将加快我们的体制改革进程。

最近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央行多年后首次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从0.7%下调至0.3%。短期利率的调整将使整个利率中心下降。例如,当人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基准存款利率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变化,但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即投资回报率或市场利率)下降了50个基点。

基于经济趋势预测的资产配置逻辑
疫情过后,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总体趋势做出了重大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配置基本上可以倾向于大致正确的方向。我个人的判断如下:
首先,中国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资产配置的伟大时代。这一结论源于刚才的分析:金融转型、经济转型和财富观念的转变。
在这个前提下,资产配置有一个基本的磁盘。在主要资产中,房地产是过去20年或过去10年的最佳资产,也是保守投资者购买银行融资的良好配置;未来,可能有必要从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从被动的银行存款管理转变为主动的金融投资。

就股票而言,我们判断股票处于相对较好的领域。我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个很好的指标,那就是股权风险溢价。截至目前,股权风险溢价仍处于较高水平。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股票比其他资产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在工业方面,我们应该跟随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微观上,我们只能选择领先者,包括传统经济中领先的蓝筹股和新兴经济中领先的科技股。
除了龙头企业之外,在分配外资时,还会特别选择能够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企业。在未来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股票经济和马太效应将继续保持。
由于经济疲软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不断增强,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然而,未来的基本面决定了利率的下降趋势仍然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因此,债券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低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方向。
许多人也在关注黄金。我推荐一个非常好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看实际利率。看看历史上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水平,就能很好地解释金价的变化。实际利率越高,黄金的持有成本就越高。一旦实际利率下降,出于规避风险或维持和增加价值的需要,黄金的配置价值将被突显出来。目前,黄金的价格是1600美元和1700美元。黄金有很好的配置价值,1800美元和1900美元值得期待。

复旦大学emba坚持为同学和校友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复旦大学emba所倡导的“两个人必须有我的老师”的体现。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复旦大学EMBA邀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谈疫情影响下的大类资产配置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6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