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7字,读完约8分钟
北京时间1月20日21:0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发布了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据估计,与2019年10月相比,2020年和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3%和3.4%。该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2个百分点,这主要反映了几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2020年的增长率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6%,原因是贸易形势有所缓解或近期周期性疲软有所缓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表示,尽管基线情景的增长预测较弱,但自去年秋季以来,全球经济活动面临的一系列下行风险比先前的预测更弱,这些早期的稳定迹象可能会继续。
然而,下行风险不容忽视,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社会动荡加剧、贸易不确定性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一旦认识到这些风险,市场情绪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测的基线水平。因此,鉴于空现有的货币和金融状况,加强多边合作和在国家一级实施更加平衡的政策组合对于加强经济活动和防止下行风险至关重要。
一些新兴市场拖累了全球增长率
早在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预测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企稳并反弹。然而,由于个别国家的拖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时降低了预期的增长率。2020年3.3%的预期增长率仍然表明全球经济正在触底并趋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增长率急剧下降的主要是印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非银行金融部门和信贷增长下降的压力下,印度国内需求大幅放缓,超出预期。印度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8%,预计2020年和2021年将分别增长至5.8%和6.5%(较去年10月的预测分别下降1.2和0.9个百分点),这也使得亚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率较去年10月分别下降0.2和0.3个百分点。
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长势头相对稳定。在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经济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2.3%放缓至2020年的2%(比去年10月的预测低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对财政状况向中性回归和进一步放松金融条件的预期支持将会减弱。
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19年的1.2%升至2020年的1.3%(比去年10月的预测低0.1个百分点)。法国和意大利的增长预测保持不变,但德国和西班牙2020年的增长预测已经下调。前者是因为制造业在2019年底仍处于收缩区间,而后者来自2019年国内需求和出口意外放缓的后遗症。
在英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1.4%,2021年将增至1.5%,这与去年10月的预测相同。
日本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19年的1%降至2020年的0.7%(分别比去年10月的预测高出0.1和0.2个百分点)。2019年预计增长率的提高反映了健康的私人消费,一些支持因素包括政府对去年10月消费税税率提高的支持性应对措施、强劲的资本支出和国民账户核算的历史性修正。2020年增长预测的上调反映了2019年12月刺激措施的预期提振效应。2021年,随着财政刺激的影响消退,经济增长率预计将降至0.5%。
总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触底。2019年第四季度的高频指标初步显示,经济增长势头正在缓慢企稳,这主要得益于几个驱动力——贸易形势有所缓解;今年年初,一些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和美国)普遍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宽松政策;导致全球制造业放缓的暂时因素——汽车行业调整到新的排放标准、暂停引进新技术产品以及库存积压——似乎已经消退。
目前,制造业的商业情绪和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前景已经停止恶化。重要的是,调查中的新订单分项指数已经反弹,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那里的全球贸易增长率似乎正在触底反弹。另一方面,服务部门的活动有所减弱,但仍处于扩张范围。支撑因素是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
金融市场情绪也在持续上升。中美经济关系不时传来的好消息,以及对英国“未经同意就离开欧盟”的担忧消退,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供了支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去年秋天,大型发达经济体的股票市场继续上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证券投资流入(尤其是基于债务的流入)增加。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初的汇率波动,反映出风险情绪普遍增强,贸易紧张局势减弱。美元和日元贬值约2%,而人民币升值约1.5%。主要货币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英镑的升值(自去年9月以来上涨了4%)。
中国经济分阶段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19年的6.1%下降到2020年的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高了对2020年的预测。
“作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一部分,预计美国将取消以前征收的部分关税,并暂停增加关税,这可能缓解最近的周期性疲软,并促进中国2020年的增长预测与去年10月相比。增加0.2个百分点。”报告提到。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达到6% ~ 6.5%的预期目标,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0%。前一天发布的金融数据也整体超出预期,经济阶段性稳定趋势凸显。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时,中国央行监管与统一部前主任盛松成用三个词描述了当前和下一阶段的经济形势——不衰退、政策实施和改革推进,并预测这种形势预计将持续到2020年。“在基础设施增量资金(特别债务)到位后,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基础设施投资更有可能增加。”他说。
除gdp数据外,金融数据也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再次上升,与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改善相一致。表外项目(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改善,特别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速提高,反映中小企业活动开始增加。
在政策层面,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第四条的磋商报告提到,如果外部环境进一步紧张,经济和金融稳定面临风险,就有必要实施更多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主要是财政措施。相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建议进一步增加刺激政策。
1月20日,贷款报价保持不变。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许多机构表示,本月15日mlf竞价利率(3000亿元)保持不变,银行资本成本被封底,这也是本月lpr报价没有下调的直接原因。1月,流动性缺口超过3万亿元,仅靠RRR降息释放的8000亿资金无法完全对冲,银行成本难以完全降低。预计在1月份通胀见顶后,未来lpr报价和mlf利率将保持联动下调模式。
复苏是脆弱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然而,不应忽视的是,尽管全球经济显示出稳定的迹象,pmi下降停止,但许多国家的pmi仍低于扩张区间。因此,一旦下行风险加剧,市场情绪可能会迅速逆转。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会扰乱全球石油供应,抑制市场情绪,而市场情绪已在今年初考验了市场;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壁垒的增加抑制了商业情绪,加剧了许多经济体去年经历的周期性和结构性放缓。这些争端已经延伸到技术领域,危及全球供应链。“如果中国的贸易关系恶化,可能会破坏全球制造业和贸易触底的迹象,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无法达到基线水平。”根据该报告,这将导致金融市场情绪的恶化,证券投资向安全资产的重新分配,以及脆弱公司和主权借款人扩张的风险增加。
就发达国家而言,鉴于许多经济体的政策利率接近有效下限,长期利率处于低水平(一些国家的利率为负),基金组织建议实行财政空的国家可以更多地依靠财政刺激,并在必要时支持需求;对于债务高、财政周转率低的国家来说,如果经济活动大大削弱,市场条件允许,它们可以减缓财政整顿的步伐,避免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潜在水平。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那些经济总体上较安全,但经济活动弱于潜在水平的国家可以利用最近通胀水平下降的机会,进一步实施货币支持,这尤其适用于实际利率仍然较高的国家。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金融弹性,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货币和期限错配,尤其是在发达经济体利率处于低位的时候。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IMF下调2020年全球增速预期至3.3%,上调中国至6%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