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1字,读完约6分钟

“周末去大商场购物,下午去喝茶吃饭,看电影。”曾几何时,这种模式备受推崇,甚至成为商业地产的经典模式,被许多城市效仿。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质商场的出现,许多商场都被遗弃了,甚至不得不关门大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8月27日,青岛阳光百货商店被关闭;8月31日,重庆万象市百盛购物中心被关闭;9月1日,大连九广百货商店关闭...

这些关门的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是中国实体商品交易市场关门趋势的缩影。

9月5日,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将有三分之一被淘汰,三分之一将转型为集批发和零售为一体的体验式购物中心,三分之一将成功实现线上线下对接。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事实上,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和实体店租金的快速上涨,很多实体店在经营上已经遇到了困难。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记者,实体店的关闭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表现。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实体店关闭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些原因与当地政府的“快干”商业地产综合体有关,导致严重过剩。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实体店收市潮

位于重庆九龙坡区万象市的百盛购物中心已经关闭。该中心已运营两年多,8月底刚刚关闭。五个月前,重庆大平百盛遭遇了同样的倒闭命运。

“没有人气,这是行不通的。”9月5日,一名在万象市门口招揽餐饮生意的人告诉记者。

这些封闭的购物中心并不是唯一的。根据洪涛提供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5年,138家百货商店、262家超市和6209家运动品牌商店被关闭。至于服装专卖店,同期关闭了9464家。

导致实体店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蓬勃发展,甚至有很多居民去实体店看商品和网上下单,因此实体店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严峻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学丰认为,现在网上销售非常好,阿里巴巴和Vipshop等网上零售巨头已经成型。他们活跃在M&A市场,然而,这些并购与实体零售业的整合程度很低。

因此,总体而言,网上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影响主要是冲击效应,整合驱动效应尚未出现。

另一个原因是,供给增加和相对有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实体店的过剩日益严重。

例如,在距北京人民大学双榆树约一公里的商业区,有超市、沃尔玛、(3)家乐福、乐天超市、麦德龙、欧尚、双安购物中心、华宇购物中心等购物场所。成都正在建设的购物中心占地320万平方米,仅次于中国上海,是巴黎正在建设的购物中心的30多倍。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根据蓝皮书的数据,目前中国有近4000家购物中心,是美国的三倍。此外,据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咨询中心预测,2025年将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并开业,届时mainland China将有10000多家购物中心。

另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严重的同质化和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实体店“脆弱”。

以备受推崇的商业地产模式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估中心主任景林波认为,这种商业地产模式已经失败。

“商业产品应该由他们自己收集、定制或设计,并掌握整个价值链。但现在百货公司的服务员不是商场里的人,而是制造商的代表,这扭曲了商业的本质。”景林波说。

他承认,商业实体店被电子商务包围的最根本原因不是电子商务太强大,而是实体店本身做得不好。“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实体企业并没有像中国那样衰落,它们提供的是优质服务。正是实体经济本身的严重损伤决定了它自身的衰落。”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商品市场可能会消失

根据蓝皮书,未来将有更多的实体店更快关门。

蓝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三分之一的商品交易市场将被淘汰,三分之一将转变为集批发和零售于一体的体验式购物中心,另外三分之一将成功实现线上线下连接。

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实体店严重过剩,大量实体店正在建设中。

数据显示,日韩人均购物中心面积约为1平方米,香港约为1.5平方米,但mainland China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已达到或超过2平方米。

在世界上最大的20个在建购物中心城市中,中国占了13个。其中,在建的上海、成都和深圳购物中心分别占地330万平方米、320万平方米和260万平方米,居世界前三位。像惠州这样的城市人口不足150万,未来三年将有11个以上的购物中心开业,预计总开业面积将超过120万平方米。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这些购物中心开业后的前景并不乐观。

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必须有实体店能够生存。那么,实体店应该如何突破呢?

上述报告建议,应鼓励百货公司探索和改善传统的盈利模式。例如,收购一些流行品牌的类别和风格,以增强对价格的话语权,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要整合线下和线下,进行全面的流程再造,实现全渠道零售。

报告还建议,地方政府应科学规划,谨慎开发商业地产,以防止购物中心、商店、城市综合体甚至电子商务工业园区的发展热潮再次形成。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商业设施,保持适度、协调、稳定。有必要避免轻率地采取大规模行动,也有必要防止“云散开”。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景林波认为实体店仍将存在,但它们必须转型升级,以顾客为目标,并做好定位。“我们的建议是,这些实体商业交易市场应该确定谁是客户,他们可以向客户提供什么,并实施差异化竞争。不是一百家店,更重要的是要有经验,就是增值服务。”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只有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注重顾客的最终体验,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才会愿意为差异化和高质量付出代价。”景林波说。

洪涛认为,国家应该做好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比如降低实体店的成本。

现在,房价快速上涨,许多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的租金成本极高。例如,北京王府井每平方米商品的年租金[0.06%的资本研究报告]超过2.8万英镑。他指出,许多商店因为租金而被迫关闭,而电子商务公司不必纳税,这就造成了与实体店的不公平竞争。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有人建议实体店现在应该加快转型,他们应该追求利润,而不是追求销售。要改变过去粗放式、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网上交易和微信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交易,利用大数据提供便捷的服务。”他说。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