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5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杨雪仪 杨兆奎)“我的直觉是,工厂里的钢材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工厂的效益也没有提高!”日前,河北钢铁集团唐山分公司的一名基层工人张辉(化名)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钢铁产能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7050万吨,同比增长1.8%。然而,肩负着钢铁产能严重下降重任的河北、江苏和山东也在1月至5月期间增加了粗钢产量,分别增长了0.3%、2.19%和5.47%。
当“去产能”如火如荼时,为什么钢铁产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据记者了解,自去年7月以来,钢铁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亏损,这也加快了产能流失的进程。然而,今年3月至5月的市场好转引发了恢复生产和增加产量的浪潮,导致供应方的产量增加,而供应方的产量刚刚开始萎缩。
根据custeel的数据,今年3、4月份钢材价格呈现“小春”趋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2月下旬的2100元/吨飙升至3200元/吨。数据显示,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
在“小阳春”价格的刺激下,各地钢厂一度恢复生产。据媒体报道,在钢材价格上涨的有利形势下,唐山松庭钢铁有限公司于4月份重新启动了高炉生产,此前该公司已完全停产5个月。
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表示,当落后产能实际被淘汰时,一些钢铁企业拆除了高炉,然后重新修建,拆除后的高炉被视为产能下降。据他介绍,自去年以来,高炉的年生产能力已接近1亿吨。
然而,由短期利益驱动的生产恢复并没有带来“复兴”。5月初,伴随着复工浪潮,钢铁价格指数迅速下跌,从接近每吨3200元降至6月初的每吨2500元以上。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小阳春”时期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钢铁企业开始准备在价格回升之初复工。然而,由于前期准备工作造成的滞后效应,他们一恢复生产就遭到了“耳光”。
据业内人士分析,坚持市场导向,加强职能部门去产能政策的落实尤为重要。作为钢铁企业,不要被短期利益所压倒。要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在提高质量和效率中寻找活力;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去实施去产能的任务,以避免钢铁去产能的僵局。
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已经注意到钢铁行业恢复生产带来的问题和隐患。近日,钢铁大省河北省明确要求全省坚持禁止非法建设钢铁产能和恢复封闭钢铁设备生产,并表示要建立和完善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台账,严格落实监控责任制。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钢价回暖引发复产增产诱惑 三个钢铁大省产量不降反增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