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29字,读完约16分钟

基于客观性和主观性,经典作品至少有两类。前者以科学经典(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为模式,后者以人文和艺术经典为模式。他们之间的社会科学历史相对较短(一般认为真正形成于18-19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中指出,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在18世纪奠定的。一般来说,科学名著很少引起争议,因为它们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例如,《几何元素》是数学经典,《天体运行论》是天文学经典,《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物理学经典,《物种起源》是生物学经典。同时,由于其价值评价的主观性和多样性,人文艺术经典比科学经典更具争议性和质疑性。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幕布》中指出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总是受到质疑、维护、评判和再评判。但是如何判断他们呢?在艺术领域,没有确切的标准。每一个审美判断都是一场个人赌博。然而,这种赌博并不限于它的主观性。它正在与其他判断发生冲突,试图得到认可,并期待客观性。”在昆德拉看来,艺术作品在被反复评判的同时,希望有一天能达到科学作品的客观性,但这似乎注定是不可能的。然而,不争的事实是,人文艺术领域的许多作品早已被公认为经典,而这类经典(可以统称为“人文经典”)正是本文的重点。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窗帘

如果我们想解释什么是人文主义经典,我们不妨从“经典”这个词开始。像大多数永恒的经典作品一样,经典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事实上,英语单词classic和canon,对应于中文单词Classic,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意思。古典,源自拉丁古典,是古罗马税务官员用来区分税收等级的术语。公元2世纪,古罗马作家奥卢斯·盖利乌斯首次用它来区分作家的等级。在他的代表作《阁楼之夜》中,他称一个作家为“非无产阶级的经典作家”(一个最高等级的作家,而不是平民一代)。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开始更多地用它来评价作家,它被引申为“杰出”、“杰出”和“标准”,成为“典范”和“标准”的同义词。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后来,人们把古典与“古代”联系起来,有一种说法叫“古典时代”,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作家就成了“古典作家”。然后,“古典主义”一词演变并进一步传播和渗透到其他文化和艺术领域。以音乐为例,西方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通常被称为“古典音乐”,朗文词典将其解释为“人们认为严肃的、长期流行的音乐。”这里的“严肃”一词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严肃”(有些人把古典音乐称为“严肃音乐”,这是有争议的),而是指(指书籍、音乐等。)启发思考,不仅仅是为了消遣”,这可以引申为内涵丰富而深刻,让人回味和深思。这种音乐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受到全世界爱好者的喜爱。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教规逐渐从古希腊语的“棍”或“芦苇”转变为一种测量工具,并扩展了“规则”和“法律”的含义,然后指的是《圣经》或记载神圣真理的各种相关的正统文本。直到19世纪末,“佳能”一词才首次出现在1885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中。此后,经典的意义超越了圣经经典的范围,扩展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英语世界的一些开拓性作品也被称为“英语经典”,如狄更斯的小说和托克维尔的《论美国民主》的英译本。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和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书名是《西方经典》。在他的开篇文章《一首经典的挽歌》中,他明确指出:“所有强烈的文学独创性都是经典的……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文学作品的独创性是一种陌生感,它要么不能被我们完全同化,要么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惯,使我们视而不见。但丁是第一种可能性的最好例子,莎士比亚是第二种可能性的最好例子。在这里,布鲁姆为佳能注入了奇妙而丰富的现代意义。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西方经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

由此可见,经典和佳能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复杂演变,直到最近才获得了自己的现代意义。“经典”形成的悠久历史为后人在现代意义上仔细审视、阅读、欣赏和认同古代经典作家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换句话说,很难只在当代或几次检验真正的经典。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古罗马的霍勒斯和维吉尔很难说是经典作家,但在一千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完全可以把他们判断为现代意义上的经典作家。同样,但丁和莎士比亚在他们那个时代也算不上是古典作家,但直到18世纪,西方学术界才根据佳能的现代标准将他们判定为古典作家。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大多数“西方经典”都是古人和死者,而鲜有当代人物。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就中国而言,“经典”一词与代表“四川地下”形象的“Xi”和“Xi”结合,与代表“书架上的书”的“经典”结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经典”。在古代,人们把编织时的固定线称为经线,把来回穿梭的线称为纬线,“京”的意思来源于世界的不变与不变。所谓经典是一本书,阐述了常识的普遍方式,但如果小说来自官方,诗歌是一条线索,笔记被拉进野史,这自然与经典没有关系。当然,中国的“经典”概念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复杂演变过程。《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古代儒家经典,长期以来都需要阅读、评论和筛选,直到汉代以后才被确立为“五经”。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代表作《史通》中说:“这是圣贤之作。”后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也说过:“孔子的《易》、的《书》、的《宋》,他们的用词不同,都是想到经书的。”清代著名作家、评论家金圣叹甚至把圣人写的书称为“圣经”。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经典”大多是指圣人所写的作品,尤其是圣人所写的经文,这与儒释道是一致的。如儒家的《诗经》、《尚书》、《易经》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佛教金刚经、心经、华严经、坛经等。直到20世纪,朱自清先生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经典进行了重新界定:“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上的经典,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部史书和一些藏书;读这些书,特别是经典和儿童,了解'小学'是文字学,所以书籍,如《说文解字》也是经典的一部分。”这一范围超越了旧理论局限于经典的狭隘观点,但它仍然没有讨论他所谓的广义经典的内涵。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史书?为什么有些装配部门是这样的?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总的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部作品可以跻身经典之列,它必须以一定的高度原创性参与文化传统的塑造,而另一部(后来的)作品可以成为经典,它必须以另一种高度原创性发展和塑造新的传统。毫无疑问,这两种文化传统之间有着内在的继承性,但它们也因为不同的创新而反映出深刻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代表人文和艺术领域作品的某种进步或倒退,正如昆德拉所指出的那样:“历史的概念一旦用于艺术,就与进步无关;它并不意味着完美、改进或提高。.....小说家的抱负不是比他的前辈做得更好,而是看到他从未见过的东西,说出他们从未说过的话。福楼拜的诗论并没有使巴尔扎克显得无用,正如发现北极并没有使发现美洲过时一样。”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为什么要读经典

然而,当经典作品的高塔变得越来越累,当新世界被人们发现时,创新和挑战的压力无处不在。布鲁姆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原创(内在动机)背后的外部压力——竞争力:“任何一部作品要想与传统竞争并增添经典,首先要有原创魅力。所有古希腊人都认为美学和竞争是一样的。巴克哈特和尼采也重新发现了这个真理。”当然,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真正意义上的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显然是无源之水。因此,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卡尔维诺在著名的《为什么读经典: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经典作品是比其他经典作品更早的作品;但是那些读过其他经典著作的人首先会立刻认识到它在许多经典著作谱系中的地位。

很多时候,很难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可以被称为“经典”,就像我们想要准确定义“不朽”这个词一样(昆德拉提醒我们要区分大不朽和小不朽)。因此,聪明的布鲁姆在经典的“独创性”中一针见血,特别是在“陌生感”的特征之后,又做了相反的事情,作为数学中聪明的排除法,他写道: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一种古老的测试经典的方法已经被尝试和测试,不能被重读的作品不是经典。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真理,几乎无法反驳。正如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卡尔维诺给出了如下定义:

“经典是你经常听到人们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读’的书。……

经典作品是一本书,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发现。……

经典作品是一本书,即使我们第一次读它时,它也似乎被重访了。……

经典是一本书,它永远不会穷尽它想告诉读者的一切。"

毫无疑问,上述定义就像是布鲁姆经典的一系列精彩注脚,具有高度的“重读”特征,凸显了读者视角对经典作品的重要性。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经典所隐含的几个关键词,而经典的定义也将从这些关键词中衍生出来。首先,第一个关键词,或者说元关键词,是时间或者历史。因为时间或历史的意识反映在经典作品的所有方面和维度中,它贯穿了我们稍后将给出的其他几个关键词。如上所述,大多数经典作品都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洗礼,并参与塑造了文化传统。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的判断,一个传统的形成至少需要300年。不难发现,出版界经常在“经典”一词之前加上“传世”一词,以表明这部作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受住了考验,逐渐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因此,我们对经典的第一个定义如下:

所谓经典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同于许多流行的作品。它通常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和积累,最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关于经典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原创性或奇异性(独特性)。这种独创性可能既是意识形态的,也是审美的(艺术的)。一般来说,哲学作品往往是前者,而艺术作品往往是后者,但有时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尼采中后期的作品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惊人的艺术性,就像昆德拉断言的“尼采使哲学更接近小说”(《被背叛的意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公认的书法经典,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却被书名所掩盖。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思想性和艺术性似乎同等重要,尽管许多小说家和诗人将审美标准(艺术性)作为他们作品的第一要务。同时,经典作品的独特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一种熟悉和陌生的感觉。也就是说,陌生是基于熟悉。读完菲尔丁的《汤姆·琼斯》、《高尔基的童年》、《在地球上》、《我的大学》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后,读者会对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反复出现的“顿悟”这一艺术手法确信无疑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因此,我们对经典的第二个定义如下:

所谓经典就是这样一种作品,它本身的内容或形式非常新颖,具有独特的思想或艺术价值,给读者一种基于熟悉的陌生感。

在给出第二个定义时,我们实际上触及了经典的两个相反且互补的特征,即上述的继承和创新(竞争力)。这两个特征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是构成经典不可或缺的。传承反映了经典的谱系,即任何经典作品都不能孤立存在,一部民族经典中的经典通常被称为“元典”。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基石,并对后世经典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例如,《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的元典,《吠陀》和佛经是印度的元典,《旧约》和《新约》是希伯来的元典,《荷马史诗》和《理想》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同时,竞争反映了后人的天才自然面临的创造经典的艰难挑战。无数先贤的作品像一座巨大的塔一样堆积起来,形成了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影响的焦虑”。后来者要想跻身经典之列,就必须挑战他们祖先的经典,如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对贝多芬的挑战,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对赵孟頫、董其昌书法的挑战,以及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对欧洲意识流小说家(以普鲁斯特、乔伊斯和伍尔夫为代表)的挑战等等。一般来说,那些从痛苦的“经典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作品都有望进入这个房间。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因此,我们对经典的第三个定义如下:

所谓经典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能与一部或几部以前的一流经典形成真正的竞争关系,并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包括一些埋藏已久的沧海遗迹重新出现在江湖中),并在思想、语言、体裁、风格和结构上对后来的作品产生重要影响。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最后,我们将回到读者的角度。根据德国美学家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本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在与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自由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形成客观关系的东西,它突破了孤立的存在,整合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经验、情感和艺术兴趣。经典的存在在于它是一部内涵丰富而深刻的作品。阿根廷诗人兼小说家博尔赫斯(j.l.borges)称之为“像宇宙一样大,任何事物都可以导致无尽的解释。”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因此,重要的是《红楼梦》(包括对《红砚》的批评)在创作后流传,戈德堡变奏曲(在被埋葬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被无数的钢琴大师(尤其是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演绎,富春·山居图在历代被收藏和欣赏(甚至在它被烧成两半之后)。没有阅读、解释、欣赏和歌唱,经典就是注定被遗忘的文本。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这方面,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毛姆至少有一半是对的:“多少批评家称赞一部作品并在课堂上耐心地研究它,或者多少学者对它进行解释和分析,都不能使它成为经典。”只有读者从中获得的乐趣和教训才是让作品成为经典的关键。”我们对经典的最终定义如下: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所谓经典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值得或需要读者一遍又一遍地重读,甚至是反复阅读,而且永远不会穷尽其自身的内涵。每一次阅读不仅像第一次阅读,也像重访。凭借读者的丰富体验,它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思想和收获,同时也丰富了作品本身的内涵。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在结束本文的讨论之前,我们可以试着根据以上四个经典的定义,给出一个作品分类的基本框架。这绝对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目录分类。我欣赏德国思想家瓦尔特·瓦尔特·本雅明在《打开我的藏书:谈论藏书》中的妙语:“如果一个图书馆的混乱之间有任何对应关系,那就是有序的图书目录。”因此,我试图反其道而行之(把秩序井然、极其混乱的图书馆和书店一笔勾销),把所有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书籍)分成以下三类: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1.经典:如上定义。

2.准经典:它们令人惊叹,甚至在许多方面都令人惊叹。然而,由于认知、时代品味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它们似乎与真正的经典相去甚远。这些作品中的大多数(注定)很难成为经典,但有几部将在未来成为经典。

3.一般作品:任何在某些或所有方面(至少在当时)平庸甚至失败的作品都可能是由著名艺术家或普通作家创作的,这些作品将在不到三五年的时间里永远消失,这几乎构成了大多数作品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命运。

当我写“一般工作”的定义时,我不禁想起叔本华的《论书籍和阅读》中的一段话:“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波斯国王齐克西斯一世看到他那无穷无尽的军队时,禁不住哭了,因为他认为一百年后,军队中没有人还活着。”看着厚厚的出版物目录,考虑到所有这些书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结束它们的生命——面对这种情况,谁能不流泪呢?看着今天如火如荼的出版业,真的很难去想叔叔的这种情感。这里必须指出,目前许多出版物——以书籍为例——都不在我上述的作品分类中。因为在我看来,很多书根本达不到“作品”的水平,甚至有些甚至不是“书”。正是由于出版的市场化和资本化,它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其中一小部分甚至登上了各种书籍的销售排行榜,让人想起几年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死不能读排行榜》。(第一至第十位是:《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没有客观标准,人文经典是如何确立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