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69字,读完约12分钟

作者|钱学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英国货币经济学家劳伦斯·哈里斯指出:“货币是社会现象……不同类型的货币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中。”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从货币哲学的角度巧妙地解释了货币的作用,认为货币这一常规等价物在社会中把许多纷繁的物质关系转化为价值关系,摆脱了各种主体客体关系的路径依赖,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活跃性。 货币的常规等效属性、金属货币的耐磨性以及经济个人预算的不匹配,使货币具有价值储存功能,成为经济个人资产组合的必要配置。 自然货币载体的局限性决定了货币必然向远离载体的方向迅速发展,纸币等廉价商品替代金银等贵重商品成为货币载体必然是一个迅速的发展过程。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作为电子货币的账户数字本身直接变成货币,货币载体最终从有形变为无形,最终展现出作为虚拟商品的本来面目。 一旦货币虚拟化取得共识,保持这一共识,追逐货币优势必然体现政治博弈,政治阶层乃至国家机器垄断货币发行、控制货币供给将成为货币史上迅速发展的必然。 这一格局意味着政治利益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纠葛,由此带来了许多弊端。 近年来,数字货币的探索似乎给货币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一点新的思考和实践,但这一探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货币的本质和社会属性

货币的本质包括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两个方面,体现了从民间到政府、从分散到集权、从竞争到垄断的快速发展路径。

货币的经济属性

从货币的经济角度来看,它展示了从交换到储存,然后从储蓄(个体时间不匹配)到信用(集体时空配置)的过程。 利用货币资产组合理论框架,可以解析货币功能的层次关系。

首先,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清算基础和资产配置及信用载体,其库存代表货币的资产属性,以经济个人的资产构成为基础(面对边际效应无差别的最优平衡,资产效用必须增减流动性溢价)。 货币边际效用相对较低时,会有交易其他资产的冲动,形成交易动机潜力。 而货币流量代表着货币的交易属性,潜在的交易总量代表着重新配置经济个人资产结构的愿望,代表着这种重新配置的活跃性。 以上基于原始货币经济的分解,衡量指标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总量,货币的特征是其支付功能。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其次,社会信用产生后,经济个人通过相互贷款的方法实现货币资产重构,再加上债务、效用跨期安排空。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库存不变。 所有权和个人资产的债务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流量代表着信用配置的规模和速度。 以上基于信用货币经济的分解,衡量指标为当期社会信用总量(扣除股权融资),货币的特征中附加了贷款功能。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再次,商业银行或类央行货币创造功能产生后,全民(所有经济个人合计,包括公共部门)资产将在整个时期内配置,“无中生有”部分的货币代表当前的虚拟资产和未来的补偿债务。 货币作为资产配置存在于经济个人资产负债表中时,新创造的货币存量相当于当期全民资产对未来的债务,短期内表现为跨期还款,冲击个人资产配置,发生交易。 长期以来,资产配置多,表现为复杂重构后的通货膨胀。 以上基于虚拟货币(法币过剩创造部分)经济的分解,衡量指标为货币供给总量,货币的特征附加了“冗余”功能。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在商品货币乃至铸币年代,货币供给受产量和技术的制约,有很大的波动性。 法币时代的波动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支出波动和虚幻繁荣的政治需要。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多部门经济分解表现出资产负债表“资产侧”和“负债侧”的错位对应关系,一方债务形成一方资产,波动金融配置关系,各自报告对应的扩张和收缩。 但是,从财政角度看,如果央行利用自主扩散表(非市场交易)的方法过度持有国债,则会出现过剩的财政赤字(赤字的债权人可以视为全民当期储蓄),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则会透支国家和全民的未来。 现代货币理论解释下的法币时代体现了货币和财政根源上的统一性。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货币的政治属性

从货币的政治角度看,货币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从部落商品货币到封建政府铸币,再从纸币的法币化到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最后实现财政和货币统一的过程。 主权货币内在法决定了货币和财政的终极统一,即货币发行的公共财产和税收流的支持和准备,央行损益最终归结于财政。 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有内在的一致性,包括充分就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从良性的角度来说,货币的公共说服力和货币效率(单一共识和信贷交易)的提高改善了经济效率。 从恶性角度讲,现代货币理论上的供给无限性、政府支出无融资、经济繁荣的政治经济学需求容易形成共谋,容易产生经济金融波动风险。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货币的三个经济学特征都与主权政治密切相关。 首先,货币支付功能是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润滑剂”,是经济个人进行资产组合配置的比较有效的中介物。 市场稳定、货币畅通、币值稳定有赖于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比较有效的运行。 其次,货币信用功能需要良好稳定的社会空之间、商业环境和诚信文化。 稳定友好的社会是信用的基础,主权政治清明、经济秩序平稳是货币信用迅速发展的必要支撑。 再次,货币的“冗余”功能体现了政府治理的合理性和政府的信用。 适当的财政赤字、较低的国债利率是财政政策的常规考虑因素,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平准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对数字货币原理的分析和批判

数字货币改革创新旨在创造理想的交易中介和稳定的资产替代品,改善货币供给机制和物价稳定机制,不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周期性冲击,稳定经济预测,提高交易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基于这一初衷,各种形式的数字货币构想旨在将蓬勃发展的现代数字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突破经济组织模式、社会分工结构、产业组织边界,创造货币存在和运行的新模式。 另外,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可能产生的共振可能影响整个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包括支付清算系统、信用创造体系、金融监管等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这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新思考。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libra是一种加密的数字货币,最近由商业机构发起,由非营利组织管理。 其发行意图以真正的资产储备为担保,以一揽子国家法币为价格锚定,以达到货币发行的控制稳定和跨境交易流通的便利。 这个机制也摆脱不了货币经济学的质疑: libra的产生必然会诱惑各种商业机构进行同类货币创造,如何不让数字货币的恶性竞争和供给失控? 如何处理libra本身可能出现的派生存款和货币乘数问题? libra的阶段性扩张如何保证实际资产储备对应数量? libra如何解决与国家法币的关系? 如何避免对法币供应机构的干扰和冲击? 跨境流通如何协调许多国家资本项目的监管、监管套期保值、反洗钱机制? 这些问题使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没有发生严重的冲突,目前似乎还没有看到比较有效的处理路径。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特别提款权( sdr )来源于imf储备补充机制的货币单位安排。 基于sdr框架设计,esdr是升级后的数字版sdr。 esdr设想依靠区块链技术和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机构,锚定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水平,利用程序算法等科学技术手段,依靠节点和终端运行。 并通过国际协同合同,制定比较有效的规则来约束esdr的供给,实现跨国货币信用的共识,各国央行、金融机构、公司和居民等参与者共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但是,esdr没有明确说明货币发行主体和运营商系统。 如果主体继续imf管理框架,则esdr与各主权货币的关系问题仍未得到处理。 一旦发行扩张,进入民间商业支付和资本流动系统,esdr与本币的冲突和各国货币政策的矛盾就不可避免。 从并行冲突到替代挑战,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必然锁定这种国际数字货币,陷入危机。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因此,从目前来看,各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构想最终并未成功冲破政治束缚,为更有效地“超越”主权创造了恰当的机制。

目前主权数字货币以英国的rscoin模式和中国的dcep模式为主。 这一构想的目的是主权国家自行设计数字货币,替代和快速发展现有的纸币、电子账户货币,升华自身的法律货币体系,稳定货币,提高金融效率和货币政策功能。

英格兰银行正在研究的数字货币rscoin和中国人民银行将要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具有价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完全相同,目的是实现m0现金部分(包括辅币)的替代。 央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币,同样具有无限的法律补偿性。 现金数字货币替代效应包括实时交易的数字记录、犯罪交易和洗钱比较有效的监控三个方面。 完全替代现金后,央行通过数字系统实施完全负利率货币政策,可以使货币政策自然防止铸币和现金的自然损失,从而突破zlb (零利率下限)。 由于不干扰越来越多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重运营体系,不改变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运营机制,央行数字货币设计也不涉及现金以外的m0,因此对货币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 如果数字科技进步能够满足货币流动和清算的需要,央行货币发行将完全数字化,采用区块链等数字货币记录,货币供给完全生化,商业银行只进行信用配置,不具备衍生和乘数效应。 实际上,实现了当时弗里德曼“货币稳定方案”设想的100%准备金制度,标志着19世纪初“货币学派”的回归。 这样,目前的银行电子会计系统、货币政策工具也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巨大变革。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对货币理论和实践的展望[/s2/]

数字货币开始了对传统货币制度的挑战,但从目前的一些思路来看,其观点的差异基本上来源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民间竞争发行和政府垄断发行的冲突。 超主权数字货币去中心化模式和商业代币模式试图用技术力量克服传统货币制度的弊端,但忽视了货币的本质,混淆了“支付安全”和“发行信用”的关系,模糊了“货币”和“资产”的概念,在货币经济学理论上“ 不知道货币的本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支付功能,成为经济个人资产配置的第一构成,成为社会信用关系和经济资本化的重要手段。 货币的本质超越了经济属性,体现了更强大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货币难以超越主权和政治范畴。 目前的各种超主权数字货币构想仍然停留在科学技术的“乌托邦”上。 现代货币革命的障碍不是经济和技术而是政治。 主权之间的共识和利益的协同是困难的。 欧元诞生后欧元区经济竞争力的失衡,各国财政政策约束机制的失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利益相关,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宣言的重要副本,除了稍早殖民以前采用国家和其他国家货币或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基于稍特殊的国家关系)外,大部分国家都严格宣布货币主权,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纳入政府宏观调控工具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未来理想的“绝对货币”可能是价格基准单位。 基于有效的大数据收集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所有商品和服务(或足够大的样本库)的交易以相对价格加权,并与基本期间进行指数化表示,所有产品据此进行相对报价,指数滚动 这种基于相对价格的报价方法,完全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威胁,绝对能够改变货币的真实余额,只会与商品服务价格形成结构性的相对波动。 这样,货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服务和资产的常规替代物,才能成为真正的稳定货币。 虽然不知道这个技术的难度,但首先必须突破政治阻碍,达成国际共识,通过相应的机制进行严格的协同和制约。 但是,即使形成共识,货币的形态和机制也存在很大的未知和挑战。 特别是货币是否需要准备金、支付结算机制如何建立、信用规模如何约束、甚至货币政策逻辑变迁、物价稳定后的宏观经济目标如何设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探索 各国政府目前进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模式和逻辑显然距离超主权货币的卓越设计相距甚远,是对现金数字化管理和跨境支付的技术尝试,在维护货币主权和中心化的基础上改良货币制度,货币发行和政策调控框架基本不变。

“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从目前的数字货币热潮可以看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对货币史的理解、对货币制度的构想、对数字技术的认识,从官方到民间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的创造性构想。 但是,对货币本质的认识和探索,对货币制度的设计和变革仍然很重要。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