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7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保监会获悉,中国城乡居民地震巨灾保险产品全面正式销售,标志着中国城乡居民地震巨灾保险体系正式登陆。
此前,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灾害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为推动《实施方案》的实施,45家财产保险公司本着“自愿参与、风险共担”的原则,发起建立了中国城乡居民住宅楼地震灾害保险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看了PICC P&C保险公司销售的城乡住宅楼地震巨灾保险产品,发现保护对象是城乡住宅楼。原则上,建筑物本身及室内附属设施主要满足国家建筑质量要求(含抗震设防标准);保险责任包括4.7级以上、最大烈度为六级以上的地震及其造成的次生灾害;保险金额方面,城镇居民住房基本保险金额为每户5万元,农村居民住房基本保险金额为每户2万元,但每户可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额,运营初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保险索赔是指国家地震局和民政部制定的国家标准,按照损害等级进行索赔。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产品的条款和费率主要基于中国保险协会发布的示范条款,费率主要是结合区域地震风险和不同建筑结构等因素确定的,并及时进行调整。具体来说,保费计算公式是基准保额乘以费率,主要有两个调整因素,即地区因素和住房结构因素。
中国保险协会秘书长助理郭虹说:“情况因地区而异。例如,北京的试点率是万分之六,而云南是万分之九。同时,由于调整因素不同,最终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在运营模式上,选择具有足够偿付能力和完善服务网点的保险公司作为地震巨灾保险的主要业务实体,建立地震灾害损失分层方案,计提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
其中,在损失分层方案中,被保险人通过留存的方式承担少量的一级损失;保险公司承担与留存保费相对应的第二层损失;再保险公司承担与保费相对应的第三层损失;地震专项储备承担第四层损失;当损失超过前四层份额限额时,金融支持或巨灾债券等紧急融资安排将承担第五层损失;在五级财政支持和其他应急资金安排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中国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启动补偿比例回调机制,使地震巨灾保险合同按四级分担额度与已到位的财政支持和应急资金之和的比例支付。
据悉,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保监会还将致力于推进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巨灾保险体系建设。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地震巨灾保险制度落地 建立损失分层方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