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4月26日,镇江新区80家政府和企业单位与中联重科共同举办了“绿色商务之旅”。中联达同光创新性地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镇江模式”,创造了可复制的电动汽车商业推广“镇江模式”,这是镇江新区政府与中联达同光长期紧密合作的共同目标。

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中联重科董事长谢对环球网科技表示,西方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的发展并不顺利。就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遭遇挫折之际,中国电动汽车政府和企业团队及时赶上了。这个由中国政府和企业携手组成的军团,拥有全世界都不能低估的整体创新实力。

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谢表示,在探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中联达同光肩负着解决供电和加油一样方便这一重要问题的使命。在镇江这片沃土上,高举“镇江模式”的旗帜,以“天使保姆”的真诚,为镇江政府和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目前,中联达同光和镇江新区已经开始通过ppp合作建设和运营覆盖全市的“一城四路”电站网络。其中,镇江新区已完成11个充电桩组(111个充电桩)的建设,投资电动客车25辆,为新区政府和企业单位绿色公务出行提供示范支持。

谢向环球网科技透露,中联大广力争到2017年底形成覆盖镇江各镇的回电服务网络,将用户连接到南京、扬州、泰州、常州等周边城市,实现镇江“千辆电动汽车”的商业推广目标。最后,基于镇江市电动汽车商业推广和运营的“市场销售、技术集成和企业利润”数据形成的模板,向全国所有城市提供一个可复制的“镇江模式”。

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机器人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更换电池

中联通广根据电动客车的市场发展规律和电动客车的电能供应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公众快换、社区慢充”的商业发展模式。该模型有效解决了电动乘用车作为商品在开发初期价格高、电能供应不方便、综合使用成本高的核心问题。

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中联重科同光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通用智能机器人系统,用于电动乘用车电池的快速更换。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大约需要3分钟。

谢告诉环球网科技:“未来,随着电站网络的建设,普通人更换电池不再像加油那么简单,只是一个梦想。”

谢还表示,电动汽车的新模式需要脚踏实地地向前推进。我们没有努力,而是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需要2-3年时间来认真铺设网络和探索实用模式。

据了解,中联大同(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联大同”)是一家专门从事中国电动汽车城市电站网络建设和运营的科技型服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联达通广助镇江打造电动汽车"镇江模式"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