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9字,读完约7分钟

/ S2/1

香港首次用录像发表《施政报告》。

10月16日,林郑月娥用51分钟宣读了她的《施政报告》,是近年来最短的《施政报告》发布会。

也许是改变多个香港人命运的51分钟。

今年的《施政报告》对处理香港房价痛点意义重大。 有网友评论说,香港的“八万五”计划又回来了。

“八万五”计划是香港特首董建华于1997年提出的政策,当时计划每年供应85000多个住房单位,在香港10年内实现七成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子,等候公屋的平均时间从6.5年缩短到3年。

但至今,在香港有自己房子的人比例仍不到50%,公屋平均等待时间为5.4年。

遗憾的是,“八万五”计划一公布,就遭遇了亚洲的金融风暴,使香港的楼价一落千丈,房价最大下跌了70%。 从此,“八万五”计划夭折了。

香港政府今年没有重新发行三大礼包:扩大住房供应、放宽刚需客户贷款条件、加大土地供应。

在力量方面,与过去的“八万五”计划还有很大差距,但与这几年的住房供给和土地供给相比,香港政府“解渴”的力量很小。

我们逐个谈谈吧。

/ S2/2

(1 (一)增加住房的供应。

第一项措施是增加社会福利类住房的供给。

今后3年共提供1万个单位,用于过渡性住房项目的目前39个“出租人安置其房屋”计划加快销售4.2万间未出售的公屋的全年将提前销售1.2万间在建住房和“绿色安置”单位。

这4.2万套未出售的公屋,现在的平均价格约为市场判断价格的20%。 新建的住宅,销售价格大概是市场价格的六成。

这样算下来,明年的过渡性房屋和预售住宅数量可以达到15333套( 3333套过渡性房屋+12000套预售住宅)。

根据香港贫富差距房地产评估局的数据,预计年至2019年期间,香港公屋供应量为27100套。 据月南华早报报道,当时香港有关部门预计2022年2023年香港公屋供应量将降至14500套。

但是,根据今年的施政报告,有望弥补公屋供给量大幅减少的情况。

(2)向需要的顾客发送大礼包。

最大的礼包是放宽首次运营商的贷款要求。

过去,首次运营商最高申请9成贷款的楼价上限为400万港元,目前这个上限上升至800万港元。

这意味着将来有家庭,可以用首付的1成购买最高800万港币的房子。

申请最高8成贷款的楼价上限由600万港币提高到1000万港币。 而且,该政策并不局限于初次的运营商,如果是自用的话,也可以替换。

但是,从压力测试要求的最低家庭收入来看,享受一成首付的家庭还是少数。 购买800万的房子最低家庭月收入需要达到7.4万港币。

/ h// h// h// h// h// h// h/p/p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公司) [/p] 。

(三)增加土地供应

香港住宅市场的土地供应,是房价不能长久居住的原因之一,在香港1106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住宅用地只有7%、75%的土地是绿地。

/ h/ /h/] [ p ] [/p ] ] [香港土地的用途分布,每单元1%,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 /

香港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手段,也就是开源节流,收回部分私人土地,通过填海整治沿海地区的土地来增加住宅用地。

这里使用的是政府回收土地的“尚方宝剑”——“土地回收条例”。 已知目前回收的土地约700公顷,其中400公顷以上将在今后5年回收。 过去五年,土地回收总量为20公顷。

进度增加了20倍!

报告显示,恒生房地产下午最高涨幅达到2.2%,新世界房地产最高涨幅达到5.4%。 这证明了市场对政府政策的认识。

上个月,备受指责的香港地产商也表示,愿意捐赠部分土地,割肉。 9月25日,香港四大房地产快速发展商之一新世界宣布捐赠近28万平方米的农用地区块,用于公屋和其他公益设施建设。

从《施政报告》整体来看,中短期政策多,对长时间政策的着落少。 比如去年刘德华站台的“大屿山填海计划”,在《施政报告》中也没有看到实质性的计划构想。

香港政府急于解决“近渴”的情绪,很紧迫。

/ h///h///h// h// h// h/p/p/h// p (香港的实际工资涨幅比实际房价涨幅要大 资料来源:布隆伯格) [/p]

/ h// h// h// h// h// h/p/p/h/p (香港7月平均房价,523港元/平方英尺)

/ S2/3

既然被称为“八万五”而复苏,香港的房价是不是已经不是世界上最贵的城市了?

也许没那么乐观。

今年的《施政报告》的政策也越来越多是短期政策。 无论是增加土地供给还是住宅供给,都仅限于公共住宅和福利住宅行业。

与个人住宅没有任何关系,更不用说打压个人住宅的房价了。 更大的意义是让住在垱屋、笼屋的香港人对未来抱有希望。 希望有一天可以排队公房,租用政府的公租房。

特别是这个夏天,香港年轻人的内心矛盾越来越重,《报告》的几大伎俩,也许能缓解目前的动乱。

只有香港的小部分人可以向最初的运营商提供最高九成的贷款,享受最高的优惠。 所以,也不会有放松大家担心的住房贷款,刺激房价上涨的结果。

年,香港在进行人口普查时,曾调查家庭收入情况,月收入62500港币的家庭,属于香港前10%的人群。 只有这一部分人,勉强可以进行800万房费、10%首付的房贷压力测试(需要月收入7.4万港币)。

收入在香港前10%的家庭,恐怕大部分都会在套房以上。

[ ] [ p ] [/p ]这份报告不仅处理“近渴”,也给更多的年轻人带来未来的希望。

幸运的是,香港政府扩招的上周,马来西亚也发表了年度财政预算案,为年轻人购买送了一个大礼包。

也许是香港的现状,唤醒他们。

看了马来西亚的大礼包,真是个实名羡慕他们的年轻人。

马来西亚将继续实施《青年住房计划》,新时期实施期限为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如果是25-40岁的第一批购买者,而且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人民币以下(约17000元人民币),可以申请购买“0首付”。

当然,申请必须抓紧。 因为仅限于一万个名额。

该计划的优惠包括:。

申请人可获得10万-50万马券的住房贷款。

可以申请100%全额的贷款,也就是“首付0”!

·每月还可享受200马券的住房贷款补助。

住房贷款利率低于市场水平。

购买印花税减半。

不管地点和房子类型。

大礼包不仅限于“首付0”,马来西亚政府也制定了与金融机构“先租后买”的融资计划,让更多的人付不起首付,可以贷款购买50万日元以下的不动产。

在此计划下,申请人与房东签订5年租赁后,可以在第6年申请贷款,按租赁合同当初注明的价格购买,免收印花税。

香港和马来西亚的联系,不仅仅是这次危机后的鲁莽。

由于文化氛围和饮食习惯相近,马来西亚是香港人最喜欢的旅行和养老目的地。

上次去吉隆坡机场时,招牌的旅游推广图显示,中国香港排在台湾、上海、曼谷、首尔前面。

特别是在香港动乱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马来西亚寻找“第二个家”。 在香港人眼中,马来西亚是一个既能发现生活优越感,又能在饮食、文化、语言之间无缝切换的地方。

/ h/ [ p ] [/p] (香港人申请马来西亚的第二所房子) [/p ]

香港幸运的是,马来西亚就在身边,有新加坡这样的先行者,可以提供处理越来越多问题的思路。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购房首付一成!在改变香港命运的51分钟里,有人看到了“八万五计划”的影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