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网上求职和招聘的规模一直在扩大。根据易观国际智库的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比去年增长18.8%。据估计,到2018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63.7亿元。

与此同时,利用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进行欺诈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年,相关部门查处了200多个招聘网站。

《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网上招聘欺诈者往往依靠正规的大规模平台,或者根据求职者的简历进行准确的欺诈。目前,我国招聘网站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给监管带来困难。

电话那头的人叫“李经理”,成了警察

5月4日,山东枣庄19岁的无业青年童接到了李经理的电话。童之前在网上了解到“李经理”的公司正在从北京招聘物流业务员到枣庄。接到电话后,他于5月6日赶往北京接受采访。

但“李经理”没有采访梁光,而是带他去了位于新发地的汉龙货运中心。童按要求向“李经理”支付了1200元“伙食费”,并安排他当天到岗前培训处报到。

童很快发现,他实际上是被派到一家保安公司工作的。来这里“培训”的跟单员发现不对劲后,开始反复叫“李经理”。再打电话的时候,是5月10日下午,电话那头的人是郑思琦,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杨桥派出所的一名警察。

介绍说,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调查,他和同事当天下午逮捕了以“李经理”为首的四个诈骗团伙。根据犯罪嫌疑人账户的统计,自今年2月以来,该团伙通过网上招聘和线下收集,诈骗了近100名求职者。

今年2月以来,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对两批200多个严重违法违规的招聘网站进行了查处。在第二批调查的网站中,159个网站涉嫌提供大量非法和不可信的招聘信息,49个网站根本没有备案或获得许可。

说谎者“骑”准确地欺骗

根据同城58家“反欺诈联盟”提供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在网民投诉的网络欺诈类型中,网络招聘欺诈所占比例最高,其中74%是因“面试”或类似原因被欺诈指控的,平均欺诈金额为372元。

一位来自招聘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许多不法分子“搭便车”正式平台,收集求职者的简历和“量身定做”,并实施精确欺诈。

今年5月,26岁的苏西在一家正规招聘网站申请工作时被骗了。她在几个知名的招聘网站上看到了“兼职打字”的工作信息。申请工作后,她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被骗了3次,金额超过600元。她认为她对招聘平台的信任让她落入了骗子的陷阱。从qq群的人数来看,有200多名受骗者与自己在同一批。

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警方提醒求职者上传的简历也会为罪犯提供机会。在简历信息筛选的帮助下,欺诈者将发明完全满足求职者需求的工作,以诱使他们上钩。

整理完档案后,告诉记者,在“李经理”一案中,诈骗团伙将诈骗目标锁定在山东的年轻人身上,而“京东物流跟单员”则是根据收集到的简历捏造出来的:“做跟单员不需要专业技能。”你可以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回家,这当然很诱人。”

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迫切需要引入统一的安全标准

日益猖獗的网上招聘欺诈严重影响了网上招聘市场的健康发展,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招聘网站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

与直接查封小型网站相比,如何解决大型网站上的混合信息问题更加复杂。记者登录了几个知名的招聘网站,发现网页的显著位置设置了反欺诈提醒,告知求职者雇主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都是非法的。然而,当记者通过关键词搜索发现求职者经常被欺骗时,仍然有许多合格的工作。许多求职者说,从招聘手册上很难判断信息是真是假。

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基本的安全管理义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过滤、删除和屏蔽一些明显违法的信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只赋予网络服务提供商安全管理非法信息的义务。然而,对于这一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可被视为履行其义务,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

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专家表示,实施实名制是有效遏制网上招聘欺诈的第一步。此外,根据招聘网站是否收费,可以定义是否应该审核并承担信息责任:如果是免费发布,网站只承担提醒用户防止欺诈的责任,因为用户发布信息缺乏事前审核能力;如果向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网站不仅要严格审查信息发布者的相关资格,还要对求职者因审查不严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虚假招聘信息屡见不鲜 今年200多家招聘网站被查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