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要处理地区歧视言论,更多的人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冷静地纠正和警告,而不是相互攻击和责骂。这样,该诉讼的公益价值可以更加明显,也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不久前,自称“获得央视第八届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奖赛金牌”的“非知名主持人”胡炜在新浪微博上借助热点事件频频攻击河南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7日,媒体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获悉,郑州市公民荆昌水诉胡伟侵犯名誉权一案,经法院认定符合起诉条件,正式立案。

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在互联网上,“河南人是骗子”、“东北人是黑社会”等极端地域歧视的标签时有出现,并广为流传,但因地域歧视而被法院起诉的却很少。胡伟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多次通过热点事件攻击和辱骂河南人。在网络传播和名人效应的叠加下,很容易对河南人的声誉和人格尊严产生负面影响。

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名誉权是自然人或法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有良好的评价并基于个人尊严而享有的权利,受法律保护。荆昌水以“公益诉讼”的形式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删除和停止侮辱河南人的言论,在全国和河南省的主流媒体上公开向河南人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1000元。该诉讼被法院依法立案受理,并进入民事审判程序,这意味着法律对地区歧视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在这方面,“微博骂河南人”的罪名无疑具有鲜明的样本价值和示范意义。互联网不是一个法外之地,那些听从人们的意见、传递虚假信息或对特定地区和人群进行区域性攻击和歧视的人,很可能会触到法律的红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于那些习惯于地区歧视、觉得这没关系、或者长期“集体无意识”的人来说,也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

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从法律职业的角度来看,本案的样本价值在于通过“公益诉讼”对地域歧视说“不”,这也是立案的理由。因为被告攻击和歧视河南地区和整个河南人民,损害了河南的地方形象和河南人民的整体声誉,没有具体的个人权益。原告作为河南人,以公益诉讼的形式起诉,符合诉讼主体的资格条件。如果原告仅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可能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可能不予受理。

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以“公益诉讼”的形式对地区歧视说“不”,是对互联网上几乎泛滥的各种地区歧视的有力回应。检察官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希望法律能够惩罚被告的名誉侵权行为,从而维护全体河南人民的名誉。从更广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法律手段冷静地纠正和警示地域歧视言论,而不是相互攻击和责骂。这样,该诉讼的公益价值可以更加明显,也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地域歧视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602.html